1.课前交流:推荐连云港好玩的地方,引出花果山和孙悟空,视频介绍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荷兰、德国、波兰、俄罗斯的人到连云港旅游,一起做小使者(具体的情境)
2.任务一:中国美食我来报(借助拼音读菜单)
学生报菜名,豆腐正音,读轻声(多个学生读前三道菜名)认识菠字,形声字,上形下声。
再报菜名,学习蘑菇,强调轻声,形声字。
出示炸酱面的图片,酱联系生活识字(中国还有什么酱),出示连云港有名的双程酱油、鲜虾酱、蟹黄酱图片(联系生活出示图片识字)生字藏在生活中。学习炸的多音字,炸薯条、炸鸡,炸读第二声的时候,后面跟着食物,炸读第四声的时候,音随义走,以义定音。(这点引出有点太快了,感觉学生没有理顺。)
学生再次报菜名(齐读,正音)——去掉拼音读“中国美食城”招牌菜,合作读。
3.任务二:烹饪方法我来认
课本里把美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米,一类是主食(贴板书),外国小朋友提问(课件语音)这些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出烹饪方法。
蒸饺和小米粥的烹饪方法是什么?打开语文书,一边读一边圈烹饪方法。一人汇报,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校对。
课件出示烹饪方法,集中识字。这些字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这么多的方法都有火字底和火字旁呢?出示视频观看四点底的由来。拿出玩具魔术贴玩游戏,视频里用的什么烹饪方法,把魔术贴举起来,先教师带着玩,再同桌之间玩(学具的使用让游戏更好玩,识字更有趣)一组上台展示,下面的同学一起玩。(报菜名,认生字)
4.任务三:特色美食我推荐
出示视频,东方套餐美食卡(两道菜,一道主食),设计东方套餐,用上学具和字卡,四人小组合作设计套餐美食卡。
投屏学生的设计,其余学生评价。(教学评一致)
5.根据板书总结,写字。出示烤、烧、炒字,想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师出示口诀:左点压线右撇高,火做偏旁捺变点,撇画穿插火下面。
师范写,学生写,投屏学生写的字,用上这样的方法写烤和炒。
6.布置作业:利用学具,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东方套餐,学烧一道拿手菜。
纵老师这节课很好地利用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这个地理位置,创设了情境:外国小朋友来了,给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并以连云港最有特色的花果山中的孙悟空这个人物贯穿整个课堂。
这节课,纵老师用三个具体的人物连接整个课堂。
任务一:中国美食我来报
这个环节,纵老师把书中的菜名变成美食城的招牌菜单,让学生报菜名。这个任务主要解决的是读准字音这个任务。学习中,纵老师让多个学生报菜名,特别强调轻声和多音字的认读。纵老师还在教学中强调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同时,纵老师教学“酱”字的时候,还拓展了双程酱油、鲜虾酱、蟹黄酱的图片,注重生活中识字。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夯实了基础,又注重了趣味性。
任务二:烹饪方法我来认
这个环节,纵老师先把美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菜,一类是主食(贴板书),再由外国小朋友提问(课件语音)这些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出烹饪方法。随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烹饪方法。这个过程主要使用的是集中识字的方法,透过视频观看四点底的由来。最后拿出玩具魔术贴玩游戏,视频里用的什么烹饪方法,把魔术贴举起来,先教师带着玩,再同桌之间玩(学具的使用让游戏更好玩,识字更有趣)一组上台展示,下面的同学一起玩。(报菜名,认生字)
任务三:特色美食我推荐
这个环节,纵老师先出示视频,东方套餐美食卡(两道菜,一道主食),引导学生用上学具和字卡,四人小组合作设计套餐美食卡。这个环节,学生都动了起来,都设计了相应的菜单。透过这个活动,学生对生字是逐步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教学的最后,纵老师教学生写“烧、烤、炒”三个字,投屏学生的生字及时评价。
整节课,纵老师不是为了设计情境而把学生的学习割裂开来,这个情境指向连云港独特地理位置,是学生真实可感的,同时利用学具这个创造性的工具,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