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五期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高研班的培训,感觉自己收获颇丰。
本次参会的理念就是用知识武装思想,用工具改进教学,让思想生长,让方法落地,让信念起航,让改变看得见 。一个理念:致真诚 。三个关键词:建模、迭代、赋能 。三个意识:提问意识、分享意识、成果意识 。提升六大思维意识 :重点思维、上游思维、整合思维、复盘思维、系统思维、以终为始思维。
我最想说一说我在落实教学新常规,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自己的看法 。通过王红顺老师的讲解,我真正的明白了课堂不等于正课 ,课堂=正课+早读+晚自习。正课指的是什么呢?它不等于新授课 。正课=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而影响课堂效率因素有哪些呢 ?高效不仅仅指教的高校效。课堂高效=教的高效+学的高效+技术+工具。想实现教的高校就要落实新的教学常规,关注课堂细节。优化三级备课及教案 。要想实现学的高校,就要训练学生课堂上5G学习素养 ——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 。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4大童子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记笔记,课堂小结 。总之,想让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六条策略可以帮助我们:1、优化升级备课及教案编写改革 。2、 落实课堂新常规。3、关注课堂硬核细则。4、探索新的课堂模式及研发新的课型。5、学生的5G学习素养及4大童子工。6、重视高效课堂的4G辅助系统 。
最实用的要算是高效课堂的四级辅助系统——早读、晚自习、作业和纠错。提起早读我特别感到羞愧。学生会检查早读也是只看是否整齐,读的声音的高低 ,因此出现了齐读的现象 ,齐读的效果可想而知。更让我羞愧不已的是我班的英语早读 ,我甚至因为他们读的声音低而让他们站到凳子上读 ,有些孩子站到凳子上心里害怕得不得了,哪还有心思读书?我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早读的注意事项 :优等生不能陪读,要关注学困生!学生的自习课不仅仅是写作业 。首先我们应该要求他们整理课堂笔记,查漏补缺。我们可以通过分区自习,1+1*3学习法,1+1学科偏科帮扶法和宿舍冥想法。对于写作业,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很少,只是要求他们完成,而没有对写作业的过程进行要求。我们要先要求孩子复习,然后再记生单词,或者是先看例题概念公式。做题阶段就不能再翻书,要规范作答,对于不会的或者是蒙对的,要用红笔做标记。还有检查阶段,比如演草纸分区书写,记录验草纸检查。或者逆运算法检查等等。同时,我们对孩子们要提出现实或者增加作业附加部分这样的要求。当然,对学科作业要求一定要提出个性化的要求。比如对语文英语中字词订正的要求,要做到一订正二放大三巩固 。对基础训练的要求双笔双质检一考试。王红顺老师特别提出了作业创新的新形式 :交换作业日、设立抽奖作业、 将游戏融入作业设计中。特别提到了三维作业评价法。至于纠错,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从错误中学习,从纠错中提升!六步就错法:1371工程。
以后尽量做到:让思想生长,让方法落地,让信念起航,让改变看得见。自己最大的能力给自己赋能,给我部的老师们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