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人类真的是特殊的吗?

我们人类真的是特殊的吗?

作者: Jimgobell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0:19 被阅读0次


    栏目:社会与人文

    序号:01

    我们人类真的是特殊的存在吗?

    引言: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相信你一定见过或者遭遇过很多让你费解的人与事,也许今天的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许你仅仅只是变得习以为常了而已。但你始终无法理解触发这些事情的原因背后到底又是意味着什么。我是一名业余的小说作家,我希望通过这一组关于 “社会与人文” 的栏目内容帮助你找到满意的答案。

    在当前这个由人类主宰的已知世界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拥有着压倒性的权力,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也曾经是这片土地的被猎食者,如今我们随着所谓的物竞天择演化到了今天的地位,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里具有存在的特殊性?我们真的是特殊的吗?本集内容将会围绕三个部分进行展开,我会在第一部分里简单阐述一下我们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渺小;第二部分会接着谈一下人类文明的崛起给这片土地所带来的一些创造性与破坏性的影响;第三部分我会从我的理解去谈谈我们人类文明在对生命的探究道路上的一些不同方向的尝试。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请各位务必保持独立思考。

    一、数量级的渺小:时间与空间

    从物种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都是十分渺小的。如果要分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说,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显然不是一个具有历史感的物种,实际上,假如把地球从诞生至今的历史换算成24小时的话,地球大约在凌晨四点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单细胞生物,但是到了晚上九点钟左右才终于演化出了多细胞生物(水母),深夜十一点钟的时候才开始有恐龙的足迹,但在40分钟之内就灭绝了,而我们的祖先是在第二天凌晨前最后3秒钟才从古猿演化而来的,即使把备受争议的“图迈”也算进来的话,我们的存在历史也不过是130秒左右。另一方面,在空间上,由于数据无法统一口径,因此在充分保守的估计之下,宇宙里至少存在着超过2000个适宜生存的类地行星,但这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之下,第一,不考虑更高维度的时空;第二,仅仅以地球生物作为界定生物可生存的标准。考虑到宇宙的历史大约是地球的三倍,很难相信人类是宇宙里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或者存在体。

    二、影响力的强大:创造与破坏

    创造:社会/文明/科技

    相比于我们微不足道的存在现状,我们在这片目前所认知的土地上带来了比其他任何物种都要深远的影响;我们的祖先在数百万年前出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四处搜猎与采集的生活,定居下来并发展出了社会的稳定形态,时至今日我们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宗族、区域与国家等角色归属,不论是寻常百姓、政客、罪犯,抑或是初生婴儿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标签。每个不同的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其内部成员的引导与管理的功能,尽管实现途径不尽相同,但最终都是朝着稳定、和平与繁荣的终极目的去努力的,以便维持与加固其本体的客观存在合理性。为此,在相对清晰且自由的社会职能分工的基础之上,我们迅速发展出了两个最为重要的东西:文明与科技。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我们先后发展出了渐成体系的经济、法律、宗教、哲学,与教育等等的文化衍生物。我们像一群在沙地里的蚂蚁一样从无到有的建筑着我们巢穴周遭的一切,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夜以继日地繁衍着,上一代人的劳动成果也将会继续被下一代人承继着,看上去我们就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与无穷寿命的集合生命体,上一“秒”钟我们还停留于钻木取火的失败,下一“秒”钟我们早已征服了天空。而如果要谈到文明的创造,那么不得不提的就是艺术的出现,从我的角度而言,人类在艺术上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在科技上的成就,因为技术的发明可以建立在不断修正失败的线形基础之上,而艺术的爆发则是一种无迹可寻的断层演化,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艺术相比于科技更像是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天上所从盗取回来并送给人类的“火”。比如从达芬奇到米开朗基罗,从梵高到毕加索,从莫扎特到巴赫,从莎士比亚到雨果,以及还有无数个因为无人赏识甚或至于不为任何人所知的艺术家,他/她们当中不无可能也存在着比莎翁和达芬奇更加出色的奇才,但是在#不可知论的作用之下只能被活活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科技水平真正得到了极速的发展,虽然在发展早期不无战争的历史推动力,但是其变化之巨正如刚才所提及的上一秒钟与下一秒钟的蜕变。尽管我在上文指出了艺术高于科技,但是两者在发展的层面上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交叉关系,比如印刷与有声电影的科技为文学与电影提供了创作的基础,而反过来也有不少科幻小说和电影为科技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与憧憬。毫无疑问的是,科技的成熟使我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充分的改善,我们不再从囚禁、献祭与放血等行为中寻求对疾病的解脱,我们有了医药;我们也不再害怕黑夜与寒冷给我们送来的威胁,我们有了电。科技革新不但显著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并且大幅度地加速了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是与主观存在的艺术不太一样的是,客观存在的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修复的破坏。

    破坏:环境/战乱/思想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刚才所提到给外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人类文明,我在这里指的是科技。然而不论同意与否,在我们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当中,科技实际上扮演的更多是一种中立的角色,好比一把水果刀。而我们自带的贪婪与无知才是致使物种灭绝、资源枯竭、地貌骤变与温室效应(暂不讨论其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性)等的生态破坏现象,其影响之深远,早已不是秘密,此处也不作赘述。虽然进化论对于环境变化的定义并不局限于外力因素,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是让我们轻易开脱的理由,否则这就是对于适者生存原则的一种歪曲解读。假如我们把自己划分为高等智慧的物种范畴,那么我们就需要表现出其应有的大局思维,反之亦然。

    而另一方面,战争,则是不同性质的资源掠夺行为,因为它的施力点更多的是我们人类的本身,实际上这是一种比上述提到的环境破坏行为更加脱离了动物本性的演化结果,然而并不是正面的脱离方向。显然,自然界中不少哺乳类动物都有族群内部的侵略行为,比如灵长类动物或者猫科动物都会出现地盘争夺时的斗争,但或许只有智力更高的人类才有能力去调动集体的力量来发动战争,不论战争发动背后的动机是正义的还是罪恶的,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什么是战争。无论如何,站在更高的观察角度来看,我们歇斯底里的内部战争(指人类之间)大多都是毫无意义的,不过有时候这也许正正是我们人类的“可爱”之处,因为我们会为了爱与忠诚去牺牲自己,即便早已清楚认识到了实力之间的悬殊。但切换回来说,假如我们必须承认自身的人性与良知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战争的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当两方之间不得不陷入发动战争的地步,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目前都还没有发展出一个能够容纳一种无区别的爱的共识,实际上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佛教中所推崇的“大爱”,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以后单独探讨。

    最后一项我想讨论的则是一种更加贴近我们的人为破坏 —— 思想上的侵害;从科学或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在于我们具有独立且相对完善的思想能力,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其他动物除了最基础的感受之外是否还具备着复杂的自我认知能力。我们今天每个人想必都已经基本具备了理解与分析一些抽象概念的思维运算能力,但在解读的过程中往往却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也会因地区或时代而异,这变相也就构成了不同主观价值的输出体现。而在这个以知识或信息的传播作为文明延续基础的社会,有人的地方就难以存在客观性,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我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比如 (1)xx红酒适合搭配的几种食物,(2)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得不学的创业思维,(3)xx行业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几种职能素养,这些标题与内容,甚至包括我此时此刻的这个内容本身其实都是关于他人的主观价值的输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跟各位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阅读与浏览任何内容的时候都要保留一个合适的观察距离去维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全盘接受那些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的所谓经验之谈对我们进行的思想调教,尤其是充斥谣言与偏见的新闻媒体。

    在如今这个到处都是“观点”的时代,我们更加要时刻开启自己的 bullshit-detector,这个英文的直接翻译是废话监查器,这里指的废话并不单单是那些说了等于没说的言论,还包括那些带有偏见、偏颇、以及刻意说出一部分真相同时又避免谈及另一些真相去达到一个不需撒谎就能起到误导的效果,因为影响思想的“内容传播工具”可以被大规模地应用在各种商业用途、社会用途、甚至是煽动民众情绪的政治用途等等,这些通常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目的性,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使用这些“工具”的个体或者集体自身确实不知情,他们本身或许并不清楚自己所相信的其实并不是客观事实,也并不知道自己的传播行为会带来哪些无法预料的恶性影响。尽管如此,我依旧相信工具的本身并不存在简单的对与错,判断的依据往往在于使用者的动机以及使用时的情景,最为关键的是,不论动机多么单纯,正当使用内容传播工具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它的相关属性,并尝试尊重受众群体的思想自由。

    三、对生命的探究:哲学/科学/宗教

    我们在上面已经大致谈论过人类由诞生至今给这片土地所带来的一些主要的创造与破坏,希望籍此突出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在关于存在方面的特殊性与非特殊性的双重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会脱离生物繁衍的局限,围绕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与思考所作出的一些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行为特征以强调我们人类最为特殊的地方。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我们具备一种对外界事物包括我们自身的存在提出质疑的能力,我们也由此发展出了不同的哲学流派来尝试回答那些“大问题”。幸之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而且在渐进式研究的同时也不断派生出了更多的分支问题。不过幸之所幸的是,就正如我们每隔一代人的平均IQ都在得到持续的提高一样(因为起始门槛是绝对值,而终极门槛是相对值),我们对这些哲学问题的提问与作答质量也随着时间得到了显著的迭代升级。哲学的思想鼓励了我们勇于对周遭的事物提出质疑,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作为参考的作答思路与方法论,并结合自身的观察与独立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哲学对存在、对万物本源、以及对人的探究。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从哲学体系里衍生出来的分支问题,以及那些从一开始就独立存在于哲学领域以外的问题,我们有科学与宗教去解答那些问题。科学之于哲学就好像是放大镜之于那些喜欢拿着放大镜的人,而宗教就有点像是盒子里的那张说明书。科学和宗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比哲学更加具体;笼统地说,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人们了解与运用一些具体事物的背后运作原理,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分为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就是各种分门别类的科学领域,比如生物机理研究、合成再生研究、乃至星际探索研究等等。

    如果说哲学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去了解存在的本质与本源,那么科学的出现则是为了帮助我们去揭开物质的由来与运作原理。而今天的宗教恰恰就是独立于哲学与科学之外的另一种帮助我们解释生命及其含义的指导思想。宗教更像是通过一种一步到位的方式去重塑人们的世界观,借助一个不可观测的高度去定义人类的角色,讲述我们生而为人的使命与道德标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宗教作为另一种生命探究的思路,其由来与发展轨迹都避免不了或多或少的主观与人为因素,并且其诞生之初的用意也存在一定的工具属性。当然,这并不能构成一种对其正当性的质疑,这仅仅是一个不应忘却的事实罢了。无论如何,哲学、科学与宗教都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区别于其他物种所堆积并发展起来的对自身存在的研究,这不但反映了我们具备跳出原始认知的思想能力,还说明了我们具有寻找答案的能力。

    那么到了最后,让我们重新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人类真的是特殊的吗?显然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因此我也不希望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来干扰大家的想法。事实是,我们有我们平凡的地方,也有我们特殊的地方,这些特质就好像我们会在人生中遇到的一些美好的事情与糟糕的事情一样,都是并存在一起的,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好事情并不能抵消掉曾经发生过在我们身上的坏事情,反之亦然,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推翻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完整理解,又或者说,我们身上的不同特性就好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无法预料的小插曲一样构成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我们,使我们学会珍惜、怀抱期待以及拒绝懈怠,并且在这个短暂的人生中为自己与他人留下一些我曾来过的痕迹。

    以上就是本次内容的全部,如果大家对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会尽快作出回应,也欢迎其他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评论。

    如果你喜欢这个内容,希望可以点赞与关注!另外,我在B站和优酷都有发布上述文章的视频版内容,假如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往搜索我的账号名称或者文章标题,我在各大平台与网站的账号名称都是 “FishyReview”.

    最后,我每周都会按照社会、商业、科普的先后顺序来撰写与制作这些栏目分类的文章与视频内容,如果大家在生活上有什么感兴趣的社会/商业/科普话题,欢迎大家在微博@我并备注希望点评的话题,我会认真选取那些有深入谈论价值的话题来跟大家以节目的形式跟大家进行讨论。

    ————————————————————

    版权说明:

    (1) 文案 / 音频 / 视频 = FishyReview;

    (2) 字体 = Source Han Sans / 思源雅黑;

    (3) 照片 = Unsplash.com

    (4) 音乐 = Incompetech.com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617425?from=search&seid=6348008101850558709


    视频附件: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请尽量通过上面的视频链接进行观看,谢谢!


    上半部
    下半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人类真的是特殊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rn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