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宝经常带小朋友回家来玩,而且回来就是把家搞得一团糟,遍地是玩具,无视我多次提醒与指责,与我也是能唱对台,可能是到了叛逆初期吧,毕竟7、8岁的年龄都是特别淘气,用老话说“鸡狗不喜见”,我对此与她交流语调也是往往要高出,尤其对她赤脚及不讲卫生多次说教都无用。
这一次,到了吃饭时间,她倒是热情,每次只要到饭点有小朋友在,她都会很主动邀请,一般小朋友也都是说好,饭前该洗手了,我催她们,先是对她喊”赶快穿拖鞋去洗手吃饭“,随后语气自动降低很温柔地再对小朋友说”洗手准备吃饭了“。话音刚落,小宝抗议”你为什么对我和她说的话不一样“。我当时语塞,是啊,我为什么也没有特别注意,但同样的话前后完全不自觉地采用了不同的语气,我赶紧给自己找借口,并且把语气放平放柔,其实我内心很恼火,”因为你老是不穿鞋,说了多少次都记不住,我小声说你老是记不住“。”就是因为你老是吆喝,我才记不住“。我又一次被话噎住了。
静下心来后,我反思了自己,确实孩子说的不无道理,她那么小其实也是独立的个体,她完全能感受到别人不同的对待,孩子天性率直,会同样的对待自己感受,我们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往往比较苛责,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更多的期待,所以会有更多的说教,对待别人的孩子能做到心平气和去沟通是因为把对方当客人,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行为而产生的结果与我们的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
如果尝试像对待朋友的孩子那样与自己的孩子沟通,我们的孩子也会变得超乎我们的预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