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西服的成年人来到离城市五六十里远的一个小学大门口,彼时从着装上能看出来是端庄的商业人士。在当时我没有想过这个人是怎样出现的。他最先是跟学校门前摆摊的拉拉家常,熟络了关系,介绍自己之后,在背包里背的和手里拿的画图的小玩具。等到小孩子都水流般地涌出学校门的时候,他就一边吆喊,一边用笔把带有齿轮的移动塑料小玩意在一个固定的塑料圈里画了起来,不规则的图形画出来绚烂地像藻井般的图案,小学生还没有学过的平面几何变换在这里显得很神奇。散发着强大魅力的玩具吸引着小学生,小孩子的双眼随着人群的流动紧紧地盯着那人的双手,还在感叹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网上有名称,叫花样齿轮画板。
其时正在放学,当这个推销的人努力的拿着手中的画板作图的时候,身边的小学生像粘着了似的,看这个人用手中的玩具变着戏法。新鲜的东西总有想去看个究竟的,往往学生中“富裕”的有零用钱的就会在拥挤的人群中高举着自己的右手里的零钱,递给买玩具的人,而没有零花钱的,就只能巴望着幻想自己也能有钱。
当时间快到饭点或者是人太多货太少的时候,他就会说在摆摊的这里放了十几套,如果想要的话,就可以买到。我想,不远处的一个小学,这个人也去过了。只是在地区边界上的地方,是接触任何东西最晚的地方。
中学时,校园也来了一位推销的人,那人拿着一张偌大的纸,在喧嚷的学生群中大声喊着成语接龙的填空。那成语填空的表格游戏纵横摆在一张大纸之上,一块五一张,折起来方便夹在书里。彼时的我正上初一,听到了那人的介绍和同学们涌动的身影,就幻想着买来认真对待,增加自己的成语积累,借来了三块钱买了两张。只记得买回去后并没有怎么用,填了一点成语之后,就放到了一边,后来真记不住表格往何处去了。
还要说的一件事是高中。高三上半学期在外租房子,有一天午睡时,被班里住在上层的同学敲门叫醒,说是两点了,打开门后才发现他引来的是推销的人,可笑的是他以前从未在去学校之前交过。那人见我和合租的伙伴醒来,就拿着洗头膏洗发露给我们,说是星期天在火车站有活动,我在迷糊中问要不要钱,那人说不要钱,我说再来一份。说着说着,他说一人39元,这让我们不得不推辞说不需要,那时的推销也在学生中流传,从小学到中学,毫不消亡的职业一直伴随着我的经历。
现在每每忆起的是小学时听的吆喝般的声音。那人就像经销商的代理人一样,他会拿着很多个同类产品的样品,大声的呼喊和叫卖,实在是除了学生高兴放学的声音之外,一个新鲜的风景。
写到这里,好像隐隐听到推销就会妙语连珠接着便喘气的职业习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