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父亲的《军旅生涯回忆录》之四

我父亲的《军旅生涯回忆录》之四

作者: 默思飘逸 | 来源:发表于2020-08-22 14:19 被阅读0次
我的军旅生涯回忆录-插图.jpg

《我的军旅生涯回忆录》

著者:沈云来

 四、在浙东沿海地区的记事(2)

在宁海我们住在一处漂亮的旧式大院里。有高档的家具,我还是第一次坐上了安乐椅。大概房东是剥削阶级的,这些房产、家具都被政府没收了。所以遂无主人。 我们文艺兵也有少量的武器作自卫用。有一天,我把手枪拿出来擦拭,一不谨慎又走了火。幸亏枪口朝上,子弹从天花板窜出,肯定也击破了瓦片,估计下雨天会漏下雨水来了。这件事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宁海和象山均系我们61师攻克下来的,简称“宁象战役”。这个战役是解放舟山的前哨战。战斗部队接着就去打舟山了。我们在后方准备的是排练两个剧本,到已经占领解放的几个岛屿去给战斗部队巡回演出,代表上级去慰问官兵,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在这些地方也有一些学生参军入伍。他们是应碧泉、石世鉴、萧璋常、华瑄璋等,女学生也有两个,一个胡宛禾,是位坚强的女青年,后来与我一同到桃花岛前沿的181团7连帮助开展文娱工作若干年,后来她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做妇联工作,相当于处级干部。另一位女生,后来不幸牺牲在朝鲜前线。说起来也很凑巧,让人感慨不已。她叫马梅君,入伍时分配到182步兵团当卫生员,她还是一位营级干部的未婚妻。

在战场上,马梅君跟随运输部队每晚送弹药物资上火线。我也随运输部队在每晚送粮弹上火线,在途中我曾两次听到她呼喊鼓动口号的声音,但后来一次,我看到了她被敌人炮弹炸断的残脚。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说明了参军久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都会遇到。

四、在浙东沿海地区的记事(3)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我们文工队奉令上舟山的桃花岛。首先,我们必须步行到宁波镇海县的柴桥,途经奉化和鄞县,行程两天。第一天,我们到达奉化,第二天直接走到海边的柴桥,晚上坐帆船启航。师里的政工科长在海边送行,临别赠言,关照如何遵守纪律,指出注意事项。

这天晚上,天气很好,风平浪静,明月当空,照得海上景色迷人。在这星光璀璨的夜晚,大多数战友都在船舱内闭目养神,我却因为兴奋好奇,特地从舱里出来,坐在船头欣赏海上夜景。无独有偶,另有一位名叫汤凌霄的队友也坐在船头,他是国民党著名将领汤恩伯的侄儿。伯父当了大官,他不但没好处,相反还被害了一世。由于社会关系复杂,使得其政治条件差,尽管他有才能,为人也不错,但要想进步上升是无缘了。且还使他找对象难,他发誓终生不婚,后来果然单身到老。

那晚,坐在船头上的,还有两位女队员。一个名叫吴旸,她的政治条件也并不算好。她的姐夫是国民党的兵团司令孙元良,官也不小。就算她父亲是孙中山的秘书,也改变不了她有海外关系的事实。不过吴旸的自身条件优越,得到了胡炜首长的赏识。她到了桃花岛后,胡师长一眼看中,经过几年在恋爱期的深入了解和考察,她终于成了高干夫人。

与吴旸同坐船头的另一位女队员,名叫钱平风。我当时对其开玩笑说:“今夜能遇上风平浪静的好天气乘船上前线,是托你的平凡之福。你叫钱平凡,名字取得真好。你看今晚的现实状态,不是得到印证了吗?”在旁的吴旸和汤凌霄被引得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几十年以后,善唱越剧的钱平凡和吴旸,这俩位女强人都先后来过我家做客。钱平凡来我家宿过一夜。吴旸和游賽是由宋峰陪来我家共进过午餐,而后,在我小儿的房间内午睡一会后辞别。那次,大家交谈的时间不算太长。后来,还是钱平凡告诉我;她的女儿嫁给了胡炜将军的大儿子胡晓伟作妻,因此,她们俩人后来成了亲家关系。她们俩人和内蒙古的胡宛禾及北京的程一虹、倪少白、章弘等人,后来都没有出征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而是幸运地被调到大学去深造。钱平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师范大学做副教授。他们都是命运的幸运儿。唯独汤凌霄在退伍后被安排到金华的婺剧团搞舞台装置。这个剧团在上世纪“文革”期间曾到萧山来演出过。也到了所前的赵家祠堂去演出。我那时恰好在所前中心小学工作,带着学生去看演出时,十分巧合地遇见了这位老战友。后来我巧遇战友的奇事真的很多,真是巧合得令人不可思议。这一次与老战友巧遇是最靠近我家乡的一次。这些是本文的题外之言了,所以就不再多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父亲的《军旅生涯回忆录》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sv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