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21:59 被阅读0次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原文解释】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空当中都是干干净净的,整个天空当中都是清阳之气。反之,地上就不怎么干净了,所有的浊物全都会聚在地上,就算是是太空当中产生的太空垃圾最后也是地球来承受。所以,有文化的人说地球的肚量大,好的、坏的,烂的,臭的,管你是什么污泥浊水,统统受纳。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个地气,其实就是地上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蒸气,就好比锅里煮的水,蒸腾出来的蒸气是一样的,这些蒸气都是很干净的,上升到天空中就开成云,这些云在天上称之为天气,当遇到冷空气的时候,这些天气凝聚下降而成为雨。这就是大自然的云和雨的形成过程。云就是阳,雨就是阴,云和雨的互相转化,也就是阴阳的的互相转化。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这一段话,就是告诉了我们人体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与大自然完全吻合。比如说我们人身上流的汗,人的汗就好比是天地之间雨,是一样的东西,我们眼睛里流出来的眼泪一定是清亮的,鼻子嘴巴里面出来的气,也称为清阳,大小便都是浊,出于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我们知道清阳的性本身就是往外走的,都是发散的。浊阴都是往五脏里面走。腠理就是我们的皮肤,这里的浊阴包含的就有点广,也就广义的浊阴,所有的阴都称为浊,这里的浊阴走五脏,应该是指的营养物质以及血液之类的东西。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如果我们把一个来分阴阳的话,身体为阴,四肢为阳,以脏腑来区分阴阳的话,消化系统就是阳,内脏就是阴。所以,阴和阳随时可以区分的。清阳充实我们的四肢,所以,我们的手脚才会有力,如果没清阳来充实四肢的话,可能你就是一个废人了,走路也走不动了,手也没有力,拿一双筷子都拿不起,所以,力量就是阳。浊阴都是走的六腑,胆汁,藏于胆内,我们吃的食物都是归胃,小肠,大肠,膀胱不都是走的浊物嘛,所以,六腑都是受纳浊物的,但是,这些浊物是要每天代谢的,新的浊物来代谢旧的浊物,如果是代谢不掉就会出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u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