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74161/cd27919e7041a9d2.jpg)
在本文是朱波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他回顾了自己之前4次创业的经历,总结了这过程中犯过的错误,用他的话来说:“期间犯过的错误让我留泪,整个创业过程简直是「痛不欲生」”。这当中,也让他愈发认清什么样的人适合做CEO,找合伙人又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早期创业如何选好方向。
作为CEO的反思
1996年,杨致远创办的雅虎刚刚上市,我跑去听了他的演讲便决定出来创业,我的第一家公司诞生。但几个月后,因为我们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项目宣告便失败了。之后,我又连续创业3次,每一次都失败了。这是我自己的创业经历。
现在想来,在创业过程中犯了这么多错误,都是因为我是一个「极不靠谱」的人,并且背后没有一个像马云那样「靠谱」的团队。可能大家觉得「极不靠谱」是一个贬义词,不过我觉得它是个中性词。因为创业公司的CEO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极「极不靠谱」的人,另一种是「极靠谱」的人。
「极不靠谱」的人一般都非常善于升维思考,他会站在很高的地位思考很长远的事情,具有颠覆式创新思维和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关注宏观但不注重细节,缺乏端到端的执行能力。
「极靠谱」的人则具有极强的降维打击能力,关注细节,具有极强的端到端的执行能力。如果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是「不靠谱」的人,那大家每天都在头脑风暴;如果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是「靠谱」的人,那这个公司虽然执行力很强,但不够性感,而且它的上升空间会被挡住。
所以,一个公司要有一个「不靠谱」的人,而且理论上「不靠谱」的人一定要成为CEO或者董事长。
我经常说马云是一个「极不靠谱」的人,但不同的是,马云虽然「不靠谱」,但除了他以外的「17罗汉」都很靠谱,然而我背后没有这种靠谱的「罗汉」。所以说我是「极不靠谱」中最不好的,马云是「极不靠谱」中最好的。
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进入华为工作了4年。在不停地学习和反思中才发现,我这个人极度敏感,反而更适合做战略规划、把控方向方面的事情。投资人这样的角色就会很适合我,因为可以将经验传递给创业者,而不用具体去管理。
除此之外,一个好的CEO除了要有战略性眼光以及靠谱团队辅助以外,还一定要有真正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具体来讲有二点:
1. 真正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能洞察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创业者一定不能跟着别人走,在商业中有深海、蓝海、红海还有死海,CEO即要有能够有驾驭蓝海的战略;又要有能在红海中厮杀的执行力。
2. 企业家精神就是牢牢抓住自己心中的梦想。
我自己创业过4次,中间也经历了失败,但我自己一直缺少企业家精神,因为我往往是处于顺境就飘飘然起来,处于逆境却守不住孤独。
所以,如果你是为了创业而创业,那你就可能在创业的过程中迷失自己;而如果你是为了追寻梦想去创业,那你就能在创业这场马拉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找合伙人的反思
作为CEO,我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犯了很多战略性以及细节性错误,但犯错误没关系。关键是不要在同一个地方不断犯错。选择合伙人就是我常犯的错误之一,现在我将自己犯过的错误总结出来:
1. 合伙人必须完全投入。
以100%,200%的精力全职投入。合伙人如果在前半年考虑公司的事情,后半年考虑他自己的事情,事情基本上很难做到让人满意。
2. 在寻找合伙人的过程中,要知根知底。
创业是一个长跑的过程,需要共患难。匆匆忙忙拉一个人一起创业,风险很大。而合伙人无所谓强或不强,只是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就不要找。
3. 在寻找合伙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将权利与利益考量清楚。
因为权力和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当利益分出去以后,权利就很难回得来。
4. CTO和COO之间可能CTO更重要,因为他能把你想要的东西呈现出来,而且CTO应该是CEO非常得力的助手。
但找CTO不要找太高端的,因为这种人往往动口不动手,初创公司就那么几个人,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初创公司的CTO一定是要自己动手的。
而COO是搞产品运营的,需要真正拓展市场,了解用户,这是公司鼎立的必要元素。我觉得当你的产品原型开发出来以后,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内COO必须要到位,否则产品开发出来,你却不懂得怎么运营。
对选择行业和业务的反思
第一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行业时要看这是红海、蓝海、死海还是深海。今天绝大部分创业者都在红海中,你做我也做,大家都在做,最终大家都活不了。
而蓝海就是风口。但大家一定要分清,有很多失败都是因为想当然。有人把红海看成了蓝海,也有人错过了红海细分领域中的蓝海。不要贸然看到一些新名词(比如大数据、O2O)就去创业,这种情况下90%的公司都不能成功。
第二是业务选择,这里可以分为三个小点来讲:
做业务超前是必须的,但不能太早。选择方向的时候领先半步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太超前,顺势而为方能成功。比如2003年我做移动搜索的时候,成功的就是百度,我们只是为后来这些公司的成功做了铺路石。
做业务不要求大求全。
做业务不要一直复制别人的模式,也不要与巨头硬碰硬做持续性创新,而是要进行微创新。市场还没被完全垄断,通过一些差异化的创新,还有机会赢。
第三点就是从概念到产品。当你有一个概念的时候,一定要快速把产品原形做出来。很多创始人都希望把产品打磨得精益求精,但是你一定要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在过程中再去沉淀和磨练。
我们经常说失败要失败得快,失败要失败得便宜,不要拖泥带水,所以从概念到做出产品速度一定要快,因为多放一天你就浪费多一天的资源。
当你做出产品以后,要快速面向市场,找到你第一批最忠诚的客户,然后做用户体验。光给投资人看概念是没用的。只有先跑数据,然后告诉他数据怎么样,投资人才可能认可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4161/be4973d1f1d493fa.jpg)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授权请联系出处,违者必究!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懂行的投资人都在这里>
长按添加订阅
▼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4161/be8890449e5dfce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