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是小公司最甜蜜的记忆,层级扁平,响应迅捷,一专多能,信任,平等,自由,罗列所有最美好的词汇都不足以描绘这美妙的体验,而每个人最引以为自豪就是文化这两个字,在文化的强力感染下,人的潜能和激情会被充分点燃,而整体向外传达一种自信,我能,这样的组织的潜力是巨大的,或者是可怕的。
但每一家商业企业都难脱窠臼,做大做强是所有人的梦想或者欲望,不仅仅是对经济盈利的诉求,用自己的文化去改变周遭,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只是很少有组织会在经济追逐和文化守护上取得平衡,更不用提这二者本就是某种程度的冲突,而寻求二者的博弈甚至平衡的过程是很辛苦的。
单纯的追逐经济效益是容易的,看得见摸得着,寻找到更多的客户合作机会,招募到更多人来实现商业机会,然后寻找更多的客户机会,这一实则复杂看似简单的闭环,给予所有人明确的指示,驱动着整个组织的走向以及人心。
而守护文化是艰难的,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而且更多是氛围和人心,需要传承,更需要演示。为了满足加速进入的商业机会,是不是招募的标准被无意识调低,是不是雇员得到快速升迁而失去培植能力和素质的耐心,是不是这样又会影响到为客户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是不是因为旧的“文化”导致沟通低效却丢失信任而让管理层失去沟通的意愿,是不是越来越多人感受到组织层面最关心的是盈利而不是文化。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公司变大后不得不要面临的窘境,我相信公司逐利的氛围,会成为驱动整个组织运转的链条,从而登堂入室成为文化。我们有见过有组织在积攒了足够财富后开始宣扬文化价值观,企图偿还原罪,当更多见过太多巨型企业如何从小而美、高尚、肩负人类未来使命走向臃肿、垄断和傲慢,微软、Google、Facebook,皆不免俗。
所以只能说这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自然不用大惊小怪,只不过是从一家公司变成一家公司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