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提笔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大命题。而若要好好写,势必要翻阅不少史料。索性,将其作为一篇我日常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用很随意的小散文来记录罢
19年5月1日的劳动节。我随意翻了一下朋友圈,有圈友推送一条“发人深省!日本人把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变成一场感恩教育”,其中有人评论曰:“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仪式感',把典礼变成孩子的一场感恩教育或许才是日本幼儿园举办毕业仪式最大的意义所在吧”。
然后我百度了一下,百度对“仪式感”的理解是: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 常见的具有仪式感的实践有婚礼、节庆等……
我们常见各社交平台有母亲记录每一餐的食物,或是记录每一朵花开的瞬间,每一个进步的时刻。这当中的有些人,拥有自我觉知的能力,当然有部分人只是做着好玩儿,流于形式而已。发布在社交平台的时候,会有观者将这种行为定义为“仪式感”。可也由此可见大家心里,都有对于礼从善如流的追求。
时间退回到远在2500年的春秋,儒家祖师鲁国人孔子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作《十翼》以赞《易》道,据鲁史修《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经》便对生而为人的各种礼节和仪式,作了明确的规范。
里面讲了有关于婚礼,冠礼(古代男子女子成年后的礼节),燕礼(宴会礼节),丧礼,聘礼,婚礼,祭祀礼等八类礼节。每一项都有具体操作的细节与内容,感兴趣的可自行寻找相应资料查看。
看起来,古人的日常,处处皆有“仪式感”。就和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一样。
但是“仪式感”和“礼仪”终究是两回事。仪式感也许只是为了寻找一种外在的感觉,但礼仪是生根在骨子里的一种约束!
那么什么是礼呢?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在日常起居、与人交际时,用来表达道德伦理思想和感情意积的一种外在形式。它讲究陈其数,知其义。陈述各种礼节和仪式的具体规定,从而令人得知这些礼仪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日本人的礼仪,会不会也参照了孔子的《礼经》,才疏学浅的我,目前还无处考证。但我深知,习礼,无疑是一种让我们学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一种行为规范。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知道自己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努力,时时“克己复礼”,方能令我们成就为更好的仁
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间不久,却深深感叹于老祖宗浩瀚的智慧。以上,谨以感谢我的恩师汤圆先生,以及我可爱的小师妹nana小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