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山是山吗?—学习小打卡的细思碎想

见山是山吗?—学习小打卡的细思碎想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23:12 被阅读0次

    2020年5月17日 周日 雨

    晚上时间学习小伙伴们的小打卡。在细读辉霞老师与贾颖老师的教学评一体,卢老师对小龙老师的文本分析评价之后,脑子里出现了几个词萦绕不去: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如同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一样。

    教学评一体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确在运用。可以说,没有及时的评价,孩子们的学习就没有方向感,效率自然低下。疫情期的网课学习为什么大家都反映效果不好,原因是缺乏互动,互动意味着评价,没有互动的课堂也就缺乏评价,效果就可想而之。

    我们学校在前期选择运用市级平台的名师教学资源,每一节课每一个名师都会认真准备这没得说,但我有一次询问孩子们某天的上课内容时,一个优等生支支吾吾,待我连续问到第五个孩子时,他告诉我,他没听课。可见,课的水平高与低与孩子们上课的兴趣之间关系不大;后来,学校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己申请了云视讯平台,每个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上直播课,课堂有了互动,师生有了评价,网课的上线人数还是作业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评价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意义重大!英语教学是这样,班级管理也是如此。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在评价上出现的问题是要么极左要么极右。在公开课上,我们会把学生夸上天,云天雾罩的让孩子找不到方向,似乎自己哪里都好;在日常课上我们却吝啬的如同葛朗台,不喜给学生一个肯定,哪怕是一个眼神或者手势,尤其是对待差生,眼里满满的都是问题。润泽的教室在分数面前失去了灵魂。这是我们的现状。如何改变?

    有人说,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你就朝这个方向表扬孩子,日久天长,孩子终会达到你的要求。对于我家孩子,这个办法是屡试不爽。但对于学生,情况可能有差异,还是要根据孩子的类型与喜好选择方式。所有孩子包括大人都喜欢被表扬,被肯定,但有些孩子在家已经享受到无尽的赞美,多几句少几句的良言也无所谓,但生活在苛责家庭的孩子,老师的一句赞美与评价会让孩子记一辈子,优良的师生关系也因此而来。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居多,也就是需要我们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现状,超越孩子此时的表现,跨越“见山是山”的阶段,直接抵达“见山还是山”,也就是经历浪漫、精确之后达到“综合”。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评价就给予什么样的评价,该表扬表扬,该给予自信的不吝啬;该批评批评,不能让他翘起小尾巴,“看人下菜碟”也不全是坏事。

    小龙老师的申辩式思维及在问题引导下的对学生学习痛点的分析,让我脑洞大开,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文本可以这样分析!思维能力真是一个好东西,教学上的小龙老师超越了见山是山的第一境界,且跨越了见山不是山的第二境界,直接抵得了最高境界“见山还是山”。我也就明白了一个现象,为什么学生那么喜欢男英语老师。简单,直接,直抵思维痛点,直奔问题核心,不托泥,不带水,喜欢做减法;而女老师则是面面俱到,生怕忘记一个环节,漏掉一个内容,一个劲地做加法,加到自己忘记了初心是什么?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哪里?学生没有迷失,老师却忘记在细枝末节中。男女有别,莫非这也是一种?

    这节写作课,我犯的错误就是绵绵俱到。内容很清晰,搭建两种支架:内容支架与结构支架。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大单元,既有a部分知识,也有b部分知识,引导学生从里面找;结构支架主要依赖于b部分的课文为主,细节支撑主题。开篇的学习目标,最后的写作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小组评,ppt共20张,内容冗杂。而小龙老师的设计从听音乐内容的对比开始,让学生头脑风暴,引发类型、感受的讨论,不是在教,而是在激活前认知;文本分析中对why及推荐理由的分析分别到达“感情与认识两个层面”“引起共鸣与解决问题”这两个角度,思维分析能力特别强,学生学习痛点的制定也就意味着课堂重难点的突破、超越问题本身,直抵问题的核心与牛鼻子,抓住了蛇的七寸部位,不由得你我不佩服。

    见山是山,聚焦于问题的表面,是事物原有的模样;见山不是山,看到的是此问题与彼问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问题的的扩展与延伸、是对内容的丰富与完善;见山还是山,让我们意识到的是问题的本质,剥茧抽丝,化繁为简,把握问题的根本规律,达到极简与掌控。

    课堂如人生,人生如课堂,变轻薄为厚重是阅历的增加;变厚重为轻薄,是一种自由。愿每一个平凡的你我都有经历繁杂之后的自由人生,用俯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学生,看待生活与教育,到达“看山还是山”的极致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山是山吗?—学习小打卡的细思碎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ye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