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几乎很少能够见到毛线了,大部分是因为选择成衣的缘故,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除了家庭传统和个人爱好外,没有人去碰毛线,更别提自己编织毛衣围巾。所以不会遇到与团毛线缠在一起怎么也解不开的情况?尽管如此,千头万绪的工作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团毛线一样,分身无术,恨不得自己是千手观音能同时做许多事情。当许多纷繁复杂的事情影响决策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有一个团队,当然可以分工合作。如果独自一人,怎么办呢?就需要调用肩膀上的司令部,自己的脑子好好思考,划分界线和期限来厘清头绪,并去筛选区分重要,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四个元素,然后进行排列组合。比如现在的我,因为追剧眼睛已经睁不开了。是挣扎着把论据都摆上去完事,还是清醒状态下推敲论据。我想我会因为界线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
日更这件事情我把它放在重要不紧急的象限里。我需要保证自己每天书写创作这个持续的行为增量和惯性,附加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我日更的界线。如此这般,我就不必纠结。但是如果日更的界线是作为灵魂创作者,那么我今天的半成品肯定是不能过关的。假设是这样的设定,我必然投入的精力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找到界线至关重要。一团毛线总会找到开始和结束的两个线头,中间部分就是需要我们做甄别的地方。而如果困在那团中间的毛线里,只会越来越乱。
绕过毛线的都知道,选择一个起点,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手中的线,不停绕动手里面新卷的毛线团,在一团毛线里面穿梭,像是走迷宫一样,只要手里正在绕的线不断不乱,最后一定可以卷出一个蓬松的毛线球球,而不是像珊瑚一样的一团毛线。
具体过程中,找方向一定是最浪费时间的。一旦确定方向后,坚持做下去就对了。就怕一会一个主意,交织在一起互相牵绊,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了一点点,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