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

作者: 小熙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22:38 被阅读120次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们仨》杨绛

在杨绛先生80多岁的时候,女儿,丈夫相继离世,自己一个生活到2016年,享年105岁。而这本书一个词语概括,足矣:思念。

杨绛和钱锺书曾去牛津大学求学,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简单的叙述,却让我倍感温馨。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顾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锺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锺书做给我吃。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

下次我们买了一瓶雪利酒,当黄酒用,用文火炖肉,汤也不再倒掉,之撇去沫子,红烧肉居然做得不错,锺书吃得好快活唷。

我把做午饭作为我的专职,锺书只当助手。我有时想,假如我们不用吃饭了,就更轻松快活了。可是锺书不同意。他说,他说要吃的。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

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以说无忧无虑。锺书不像我那么苦苦的想家。

他们两个人又去了巴黎大学学习。

一个月后,我们放知电账惊人,赶忙节约用热水。

锺书这天来看了我四次。我是前一天由汽车送进产院的。

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过了年,大姐才告诉我:妈妈已于十一月间逃难时去世。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锺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锺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有了女儿后。

一次,我的阔学生送来大篓的白沙枇杷。吃白沙枇杷,入口消融,水又多,听着看着都会觉得好吃。圆圆从来没吃过。可是我不敢让她吃,只安排她一个人在旁边玩。忽然间她过来扯扯我的衣角,眼边挂着一滴小眼泪。吃的人都觉得惭愧了。谁能见了她那滴小眼泪不心疼她呢。

她看到那三本书(《三毛流浪记》)就痛哭,一大滴热泪掉在凳子上足有五分钱的镍币那么大。

她知道我决不会让她搓煤、所以她背着我一个人在雪地里先把白雪覆盖下的猫屎抠除干净,他知道妈妈怕触摸猫屎。

回国后,抗战还没有结束,生活非常艰苦。

锺书除了在教会大学教课,又增添了两名拜门学生。但我们的生活还是愈来愈艰苦。只说柴和米,就大非易事。

我在小学代课,我写剧本,都是为了柴和米。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

“三反”运动是旧知识分子第一次受到的改造运动,对我们是“触及灵魂的”。我们闭塞顽固,以为“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人不能改造。我们惊愕的发现,“发动起来的群众”,就像通了电的机器人,都随着按钮统一行动,都不是个人了。人就变了。就连“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有的是变不透,有的要变又变不过来,也许还有一部分是偷偷儿不变。

八月间,我和锺书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我们和另外两家合住了这一组房子,同用一个厨房,一间卫生间。

我们告别了大的老年、中年、幼年的许多朋友,迁入学部七号楼西尽头的办公室。邻室都跟我们差不多,一室一家;走廊是家家的厨房。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这年冬天,锺书和我差点儿给煤气熏死。我们也没注意到烟囱管出口堵塞。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和女儿同去看了房子。房子就是我现在住的三里河南沙沟寓所。

钱锺书写了《围城》后。

锺书的小说改为电视剧,他一下子变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地来,要求一睹钱锺书的风采。他不愿做动物园的稀奇怪兽,我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摧,我们的人生道路已走到尽头了。

Ps:真挚的情感总是令人感动。在那个年代,杨绛一家历经坎坷,一直努力的生活,直至最后,才有了一段安稳的时光。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么年轻,就享受了国家和父母为我们提供的优越条件,有什么理由不感到知足呢?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我们仨

    读书笔记|杨绛先生—《我们仨》 2016年杨绛先生逝世。 微博热搜的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便是出...

  • 《我们仨》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感觉内心有些浮躁,问不具名少年给推荐本平淡而让人心静的书,他给我推荐了这本,于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完了杨绛...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想读杨绛的《我们仨》很久了,这不仅仅是一种想看看别人的家庭生活的心理,而是一种对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崇拜。终于买来这...

  •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3岁高龄出版的一本记事书籍,语言平实温和。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

  • 读书笔记|我们仨

    在知乎上有一种固定的提问格式:“XXXX,是种怎样的体验?”,如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学考古专业,老婆是个博士后...

  • 《我们仨》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高一语文老师就推荐过的读物,那时因为欣赏语文老师的气质,对这本书也记在了心上,却因久久没...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曾经读过一本杂志,说是采访长寿村的老人。这位老人活到了99岁,看起来还是神采奕奕。她告诉记者,活到这么大把年纪,就...

  • 《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好词: 消缴 商榷 屋舍防宇 凄凄惶惶 历历如真 众目睽睽 以勤补拙 悚然畏惧...

  • 《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简介:《我们仨》是杨绛女士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hc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