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乍一看这句话好似是正确的,毕竟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既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自然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令自己按照规则进行生活。可是道德准则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它只是第一步,即使对他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仅仅会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随着认识的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知道自己的行动时候,会形成道德信念,只有达到道德信念才会对自身的行为有稳定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若是单纯的认识,并不会深刻的引导我们的道德行为。例如我们常见的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便是认识和行为之间的不匹配。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个朋友说到的规划与行为,曾经听过无数遍:世界的本源是想通的,认真的思考一下,好像走向未来的那些路就是一样的。例如朋友说,现在工作中需要进行规划,针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各种内容做一个大概的表格。印象中自己做的第一份规划应该是高中时候,不过回想当初,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规划。当时认为所谓的规划应该就是一些高大上的梦想之类,知道某个时刻才知道,规划就是计划,就是将自己的时间记录下来,而且它也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
走向未来的第二步是也是最终要的一步是行为,无论什么事,都是需要做出来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饭总要一口一口吃,路总要一步一步走。很多时候总觉得,那么大,那么远怎么可能做到;我们每天只能够走那么短,怎么可能抵达,可事实上,真的可以。曾经自己做过一些实验,当时正值中午,炎热的天气和沉重的货物令自己的越加烦躁,望着远处的目的地,好似总是不能够到达,甚至有些许的害怕,后来自己将目光放的比较近,而且边走边思考,这段路看着有多少米,我自己应该走多少步能够抵达呢,事实证明,每一个节点的路程没有超过两百步,而分阶段的目的令我感觉过程较为轻松。
每个人向往的就是一步朝天,可事实上,一夜暴富其实就是一个神话,没有人想过他们背后的故事,任何的事情都是有缘由,而想不通时候便会安慰自己这属于运气。曾经聊天时候,朋友说过一句话:社会经验其实是令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寻找到自己生活的原因,很多人不是悠闲和淡定,而是看透原因后的明悟。所谓善待每一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无论是谁,都有好恶心,而好恶心会蒙蔽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开心和舒适很少人能够真的想通。这些其实也是时间的积累。正如高中时候的规划,当时认为只要能够写一些大空的话就是完美,可是现在才知道,那样才算是错过。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真实面对,当一个人知道什么是自己最舒适的对待一天的方式就意味着成熟。本来规划就没有那么范范,它就是我们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