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魏绛和戎

魏绛和戎

作者: 雷子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10-11 09:32 被阅读0次

《左传 襄公四年》

[原文]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

[翻译]

(鲁襄公四年,)无终戎人的头领嘉父派孟乐到晋国,通过魏绛送给晋国虎豹的毛皮,用来请求晋国同各戎族建立和睦关系。晋悼公说:“戎狄没有亲近的国家而又贪婪,不如征伐他们。”魏绛说:“诸侯刚刚服从了晋国,陈国又是第一次来与我们建立同盟的,他们都要看我们的行动。我们有仁德,诸侯各国就会同我们亲睦;否则,就会背离我们。如果对戎族用兵,而楚国要进攻陈国,我们一定不能去援救,那就是抛弃了陈国。华夏各国也要叛离我们。”晋悼公说:“那么不如与戎族议和吧?”魏绛回答说:“与戎族和好有五方面的利益:戎狄在草地上居住,看重财货而轻视土地,我们就可以买他们的土地,这是第一个利益。和戎后边疆地区就不再害怕,人民就习惯于在那里的土地上生活,管理田地的官吏就能完成农业生产,这是第二个利益。戎狄都服侍晋国,晋国周边的国家就因此而受到震动,各诸侯国就更慑于晋国的威力而对晋国怀恋,这是第三个利益。用仁德来安抚戎族,将士就不会劳苦,战衣兵器不致损坏,这是第四个利益。以后羿为借鉴,而采用道德法则,远方的人会来,近处的人会安宁,这是第五个利益。请君主考虑吧。”晋悼公听了很高兴,让魏绛与各戎族订立了盟约。他也整顿民事,在应当狩猎的时候狩猎

魏绛和戎成为中国“和”文化的代表。有相关的古诗为证:

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杜甫)

仲尼羞问阵,魏绛喜和戎。(李商隐)

魏绛方和戎,先零正投戈。(苏轼)

魏绛与榆次的关系:

山戎无终国,后来成为晋的属地,并入华夏。榆次也称“魏榆”,他曾驻足的山峰被命名为“绛立圪塔”或“绛岭”。

战国时期称“榆次”。荆轲与盖聂论剑,就在榆次。

榆次现为山西晋中市榆次区。

相关文章

  • 魏绛和戎

    《左传 襄公四年》 [原文]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

  • 《国语》之一百六十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曰:...

  • 涩梦读《龙文鞭影》|魏绛和戎

    魏绛和戎,典出《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国卿。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促成了晋国与戎族的议和,开创了...

  • 国.史(一)

    名臣的立国策论 ㈠和戎与伐戎:春秋时期,西戎入侵中原,⑴魏绛主张议和,以德律已待人,否则会获戎而失华。⑵管仲主张战...

  • 读《左传》之二百二十二

    襄公四年 下 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

  •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晋悼公时,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之,使公之弟,知所惧焉。悼公卒任魏绛政。 魏绛...

  • 《国语》之一百六十二

    悼公使魏绛佐新军 悼公使张老为卿,辞曰:“臣不如魏绛。夫绛之智能治大官,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其勇不疚于刑,其学不废...

  • 魏绛戮仆

    公元前570年,一代英主晋悼公召集诸侯国在鸡泽(今河北邯郸以东)会盟,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晋悼公恼怒不已的事。 原来,...

  • 第122篇 魏绛

    【读史日历】(第122篇 魏绛) 前570年,大会诸侯,晋悼公借此夸耀他的地位和实力,而他的弟弟杨干却扰乱随从仪卫...

  • 梁惠王的野望(二)魏族的第一个正卿

    1 终于,魏绛离世后,儿子魏舒成为下军将,然后一步一步从下军到上军再到中军,用了接近四十年熬成执政正卿。 这是魏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绛和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ia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