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降温,今天早晨,整个小城凝冻得非常严重。出租车无法行走,一路上都是打不到车的人。七点多的小城迎来了出行的早高峰,这可是学生上学的节点。路上打不到车的大人和孩子眼看无望,只得边走边打车。偶有出租车经过,他们停下来拦车,又失望的迈开步子往前走。
小城的冬天都是这样,凝冻一来,上学就要艰难一些。也许是今年冬天第一次凝冻,大家都还没做好准备。或许,娃娃们还小,实在抵御不了清晨的寒风。今天早晨,我的班就有十几个娃娃迟到了。一个个家长在群里报告说“要晚到几分钟”,我理解孩子们的晚到。他们都太小,冬天的早晨要从温热的被窝里爬起来谈何容易?何况今天早晨凝冻那么厉害,路上好多人都打不到车。
第一节课还没下课,一个女孩告知我她脚痛,那哀求的眼神看着可怜。不到一会,又有一个女孩哭起来了,也说脚痛。我一问,知道是冻着了,僵冷痛起来了。第二节课课间,我看到娃娃们都有些冷,就开了音乐,教他们活动暖身。告诉他们如果冷了,搓搓手,跺跺脚,活动一下身子,使自己暖和起来。却没法允许他们回家去取暖。
在书写生字时,我先教孩子们搓手取暖,手不冷了再写。一个小女孩的话看似天真,却令我语塞,“我不喜欢冬天!”……
生活中有太多的强迫和不得已。如果事事都能顺心,那就好了。冬天的早晨,有多少学生不喜欢温热的被窝?山区的冬天,早晨漆黑而寒冷,没有人想早早的出门。可是每次当我鼓足勇气早起出门时,看到街上穿梭的人流,顿时觉得早起也没那么可怕了。然而孩子们还太小,他们哪里知道喜欢和不喜欢容不得自己选择?如果可以,谁不渴望一生富裕,事事如意?如果可以,冬天的早晨,寒冷地区的孩子可以在家学习,而不急于来学校了。如果可以,待业的大学生们哪个不希望尽快就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如果可以,中午本是午睡的最佳时刻,我却因为寒冷不敢爬在冰冷的桌子上午睡。
咖啡本是提神的最好饮品,它远远胜过茶水的激情。我以为饮下一杯苦苦的咖啡,就可以熬过中午的疲乏。可是我错了,咖啡似乎失去了它原有的功效,哪怕喝了一大杯,还是靠着桌子睡着了。
“成年人是如此的聪明,不再事事说不。”,这是胡淡淡在她的脱口秀中说的原话。这期脱口秀听来令人心酸。成年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多“不喜欢”。如果可以,蔡磊是多么的不喜欢“渐冻”这个词;如果可以,哪个人不喜欢长生不死?如果可以,我可以选择自己工作的环境,不去见自己不喜欢的人了。然而偏偏在一些地方,就要狭路相逢着。中午上厕所时,操场的北方和南方分别走来两个人,她们都朝我前行的方向汇合着。南方的一个打着哈哈说:“天气好像浪开了一点。”北方的那个接话说:“还在飘雪呢!”眼看就要和我相撞了,我能像在别的场合那样,不说话扭开吗?似乎有点太过了。只得也打着呵呵说:“明天温度要高一些。”
三个人走过了,她两个又说了什么,我不得而知。我和他们的谈话,也只是实在抹不开时的一句不痛不痒,想想都令人好笑。人与人之间到了这样的地步,谈何关系?可是我瞬间又释怀着。我们毕竟只是同事,同事关系大抵也是如此吧!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亲戚愿望亲戚好,弟兄愿望弟兄穷。”同事之间有利益取舍和纷争,各人站在各人的立场谋实惠,要求太高有失本分了!
童言无忌,童心未泯。小小的女孩,她冷了会哭,不高兴了会说。也只有这个年龄段,他们才会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不喜欢冬天,不喜欢做作业,不喜欢常年累月读书这些繁琐的事,他们是不一定说出来的。如果可以,年幼的孩子一定不喜欢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丢下自己;如果可以,青少年不喜欢读书时,他们不会用打游戏或者选择极端的方式来抗拒大人。他们也有很多喜欢和不喜欢,可是老师、大人一直给他们灌输说:要学会适应环境,克服困难,顺应潮流。他们只能选择慢慢的“喜欢”。哪怕真的不喜欢,也表现得“喜欢”。
儿子的同学工作几年了,听儿子说,他同学经常在单位办公室里搭铺过夜,不愿回家。有一次因为饮酒过量胃出血,看到他住院时可怜的样子,我们以为他从此戒酒了。可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依然夜不归家地喝。偶尔回家,和后妈、妹妹相处得还好。然而那是一种彬彬有礼的好,不是亲人间的心心相印。我也曾问起儿子他的亲妈,儿子说二十多年了,从没听他说起过自己的亲妈。
如果有爱,二十几岁的青年不会如此挥霍无度;如果有爱,年轻的妈妈不会抛下自己的几个孩子,常年外出打工,还口口声声的说是迫不得已。负责任的家长,他一定能协调好工作和管理孩子的关系,而不是一边吼着爱自己的孩子,一边又使年幼的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
“ 我不喜欢”,多么纯真的想法。如果都可以这样,世间间将会多么美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