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的演讲,我想谈谈其中的一个感悟:
张小龙原话:
初心,是用熟了的词,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个人引申思考: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的诠释稻盛和夫的“作为人,何为正确?”
当手机拥有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种公众的普遍意识的时候,张小龙不为利益的诱惑,能够坚持本心,牢牢的把握住“什么是好的产品”这个初心,不为利益所动,我觉得就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作为人,何为正确?我个人从这三方面进行理解。
一、什么是正确的事?
二、什么是正确的方式?
三、能不能贯彻到底,持之以恒?
一、什么是正确的事?判断标准是什么?
1.1不做违反犯罪的事。
1.2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以上,一句话说,就是不影响社会,不损害他人。
二、什么是正确的方式。
做事的方式方法是光明正大的,不违背良知的。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所以万事都没有一个最好的做事方式,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精进,持续创新,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能不能贯彻到底,持之以恒?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但随着日积月累,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到底呢?今天做对了,明天还能坚持吗?这个月坚持了,下个月还在坚持吗?下个月坚持了,下一年呢?
稻盛和夫在6项精进中提出要每天反省,我想我们可以用“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准绳来反省我们自己:我们今天做的事,对吗?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对吗?还有更好的方式吗?昨天做对的事,我们今天还在坚持吗?通过每天反省的方式让我们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佛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一次的擦肩而过,我想,我上辈子一定是望断了脖子才换来了一次在这里的相遇。感恩和你相遇,我是爱学习爱分享的婷子,邀请你一起来学习稻盛和夫的实学和哲学。如果你有兴趣,请在下方评论留言,我会及时联系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