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看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说对错,只讲输赢

《看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说对错,只讲输赢

作者: 丁晓岚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9:47 被阅读118次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第一次知道柴静还是无意中看了她拍的《穹顶之下》,柴静是记者、新闻人、作者,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同样的,和大多数人一样她也只是个普通人。在《穹顶之下》里她站在母亲的角度去爱着她的孩子,在面对雾霾时,也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糟糕的现状。透过厚重的雾霾,柴静看见的是一个文明国度的悲哀。

    后来看了柴静写的《看见》才慢慢了解这个女子对待这个世界的善意。《看见》有二十三万字,却写了柴静十多年的心路历程,从当主持人开始,这其中经历了太多的是是非非,非典、汶川地震、奥运会……一件又一件的大事像洪水一样冲来,而那些家庭暴力、征地拆迁,也被柴静细心写下,在柴静眼里,新闻是否有意义不在于事件本身的大小,而是它是否真的有意义。或许我们往往只关注事件的本身,而在这本书里柴静却告诉我们事件的本质。

    在序言里,柴静说,如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在书中,柴静第一次当主持人面临的窘境和她尝试着去走的路子都是不断在寻找本心自我的一个过程。或许坐在舒适的直播间里是无法感受到新闻,新闻要用肌肤去感受,柴静当记者后,也明白用肌肤去感受的真实意义。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非典爆发,柴静从新闻主持人变成了记者,其实人生的起起落落大抵不过是这个样子,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转换,只是好与坏真的不是用眼睛和想就可以比较出来的。有些事不去做,永远都不知道有多美好。世界那么大,记者很多,可好记者不多。非典有多可怕?或许我们无法再次回到那个年代去真实的感受,但我们可以通过影片资料去间接的看到非典带给人们的恐惧。柴静作为一个女人,却没有怕。人生的低谷与事业的困难撞在一起对于柴静而言是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

    青少年吸毒事件中,柴静除了去描述事件本身外,还深层次的解析了青少年的内心问题。事件只是表面,事件的背后才是本质。因为吸毒,所以被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出卖自己的身体得到短暂的精神上的慰藉。我们不该把太多罪过推给社会,对与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仿佛已经慢慢变得淡泊,而人们更在乎的是输赢。

    《看见》一书的文字是轻柔的,只是不急不慢的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事件。这本书更像一本中国近十多年来社会发展的备忘录,客观与现实是柴静赋予《看见》的特质。不强迫接受,只是引导着我们去思考、去看见。

    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无论是《穹顶之下》还是《看见》,人与人的事不外乎利益二字。那些所谓的成长,那些所谓的经历,那些所谓的长大与成熟,都在生活中被现实无情的推翻。对与错重要吗?谁对谁错我们真的能看明白吗?

    看完《看见》,不仅可以了解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对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在文字和事件中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自己。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太善良,真实被隐瞒、善良被诋毁、好人被欺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说对错,只讲输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ky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