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通过探讨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变化的规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解释,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分析、揭示、预测来调节和控制人的内隐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它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也是认识和调控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一般来说,满足自己需要的,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行为体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它激励并调节着人去从事达到目的的行为,制止与预定目标的不相符合的言论和行为。
2、人格
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系统是主要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
神经元是组成这个网络的最基本的单位。
神经网络由上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通过树突、轴突以及突触互相连接,每一个神经元都与数量相当可观的其他神经元连接。这些神经元,有些与感受器连接,成为感觉神经元,是这个网络的输入部分;有些与效应器连接,构成运动神经元,但这两种神经元负责的仅仅是对人这个世界的感觉以及人的行为活动与状态。这两种神经元在低等的动物的行为活动以及状态的控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关键性。而对于人类,更为关键的,应当处于在两种神经元之间的极端复杂的三维的有无数个中间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这个网络的信息活动创造了人内在的一切心理活动,控制着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行为活动和状态,是人具有了人的本质。
信息,在人体中式以电的形式进行传递的。不可否认,我们一切的心理活动都是和电的流动相关。
或者可以说,人脑本质上就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电路系统。这是一个神奇的电路系统,它创造了人这种极为复杂而又独特的心理活动,但在本质上它也应当是简单,因为并没有什么十分神秘的物质存在于这个系统中,一切都是已知的物质,我们必需承认在人脑之中并没有其他的物质存在,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这些物质活动的结果。
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反射。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最基本的反射形式,人还有几乎所有的生物的本能都是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一种简单神经弧(因为神经从输出到输入并不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因为用“弧”字定义命名比较妥当)的反射,也就是从传入到传出,只经过简单的几个神经元,是固化在基因中并体现在神经系统当中的反射弧。无条件反射的神经连接是天生便有的,而条件反射的神经连接则是后天产生的。
条件反射是需要后天习得的。
条件反射分为反射条件以及无条件发射两个部分。这个名称太长,我们不凡以信号和活动来命名这两个部分。我们似乎可以由巴甫洛夫的实验中进行这样的猜想,两个处于活动状态的神经元存在着连接到一起的倾向。
条件反射的形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