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主要讲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人性自私。薛老师引用了亚当 * 斯密的理论,用以说明自私人性对社会的重要性。它没有像我们担心的那样,使世界变坏。恰恰相反,基于自私人性建立起来的市场,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受益。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课堂笔记
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这就是亚当斯密最为经典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按照他的理论,个体只要按照规则追求自己的福利就好了,不仅自己获利,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好。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可能一下子没法接受这种论调。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相反的:我们被要求相互友爱,谦让,尊重他人,麻烦自己而不是麻烦别人。这种教育是错误的:它模糊了家庭和社会的边界,不仅违背人性,也降低了我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很多人因为这种教育变成了巨婴,用家庭的规则去要求社会
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间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出了家门,就不要“谈请说爱”了,外面是讲求利益交换的地方。你有没有提供给其他人的服务?其他人有没有提供给你的服务?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区别只是有些人求长远之利,有些人谋眼前之利。不见得谁比谁高尚。中国人讲利益的时候,总是遮遮掩掩,显得不够直爽。
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我们不会把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规则,用到我们的小圈子里去,不会把市场的规则用到家庭、用到朋友圈里去。同样,我们也不会用家庭里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社会上其他的陌生人。
工作上,我们期望领导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并给出相应的奖励。这其实是幼儿园里小孩子的心理行为--有一点成绩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一方面,我们做事是为了历练,是处于职业契约精神,拿一份薪水,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的工作是商业行为的一部分,则我们必须学会做广告,树品牌,否则就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凡事靠自己主动争取,不要怕人家觉得你唯利是图,好表现,或者拍马屁。那是无能的表现。
课后小结
在小圈子里面,我们讲的是爱心;在大圈子里面,在陌生人的范围里面,我们讲的是规则。
讲道理,守规则,分利于人,懂人情,知事故。学会这些做人做事的方法,方可立足于世,无后顾之忧。
思考题
你认为,市场经济会不会让人情变得淡薄?
意见1:不会。市场经济使得商品极大丰富。我们通过交换就可以轻易的获取商品和服务,再也不需要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需要靠人情托关系走后门才能获得换取商品的机会。我们可以仅仅为了精神上的需要去结交那些喜欢的人。为交朋友而交朋友,不附带其他的条件,不掺杂利益诉求。我相信,这种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只会使人情更加纯粹和深厚。
意见2:会。市场经济下,人们靠交换来获取商品和服务。人情的作用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大家都在忙着发家致富,传统被遗弃,人情被冷落。看我们现在日渐冷清的节日气氛便可一见端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