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读这本书,大抵是因为标题吸引了我,生活中我是一个特别讨厌蚊子的人,我常常说比起苍蝇来说我更讨厌蚊子,苍蝇只是嗡嗡嗡,但蚊子不仅嗡嗡嗡,还要咬我吃我的血,让我起个大包。之所以这么讨厌,是因为以前的自己是个特别招蚊子的人,还记得刚来新疆的时候,一个人一人走过,你看后面黑压压的跟了有一米左右的蚊子的壮观景象,那个人就是我……那时候自己还奇怪呢,为什么当地的维吾尔族,人家躺在树底下,放松的睡觉,却没蚊子咬他,而我们这些外来客瞬间就成为蚊子的美食了呢?不过幸运的是10年过去了,自己好像也因为当地的饮食没那么招蚊子了。
读完这本书,最触动的观点有三个
1.你的大部分都不是自己。人体的身体里有10万一个个人原细胞百万一个微生物细胞。一个人继承的基因,99%的都是微生物,全省的微生物累积起来有1.4公斤之多,这个观点还是很让人震惊的,我们都忽略了,其实微生物组才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这也就印证了作者说的,如果读懂了微生物,你也就读懂了身体。
2.谁塑造了体内的微生物组?一是抗生素的摄入,第二就是我们的饮食,第三就是生活的环境。可见要想让我们的身体拥有对健康有益的微生物组,在这三方面我们都是要加以关注的。
如果要使用抗生素,那就一次使用到位,否则敌人会越战越勇,我们要做到药不能停,对敌人赶尽杀绝。当小孩使用了抗生素之后,他的微生物组仿佛会变成另外一个人的。
我们的饮食会导致体内的两种细菌发生变化,一种是消化蛋白质的细菌,一种是消化纤维的细菌。而饮食对于人类早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吃母乳的小孩和吃配方奶粉的小孩相比,因为母乳中还有大量的特殊微生物。
生活环境肯定会影响身体内的微生物群组,城市各种消毒用品使用频繁,小孩子也很少能接触到泥土,动植物粪便等等,所以反而容易生病。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尽量的还是回归大自然,让脚上沾满泥土,手指接触动植物,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
3.这些事儿让你更健康。
可以补充一些益生元,因为益生元是微生物的肥料。
益生菌的保存非常困难,所以不要相信广告里的噱头,喝所谓的益生菌饮料,益生菌,酸奶,尤其是让我们年龄过小的孩子去喝。
排泄物移植可以治疗疾病减肥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期待未来早来。
疫苗可以杀死特定种类的细菌,可以说是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进步与突破,我们也要感谢这一发明,因为我们已经从中受益,免除了很多疾病对我们的困扰。
人体和大自然如此相似,它拥有一套自洽的生态系统,如此精妙,如此神奇,让人禁不住对它肃然起敬~
微生物学也暗合于庄子的生死观,我们体内的微生物从广袤的世界中来,在我们死后又回到广袤的世界中去,从微生物的角度上说,我们时时刻刻存在着,永远不会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