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虽然名字是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但是书里和这个有关的内容很少,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人体中的微生物。
特别招蚊子的原因是每个人身上都寄居这超过人体细胞数量十倍的微生物,其中有一些寄居在皮肤上,而这些微生物决定了每个人的味道,有的人身上的味道特别受蚊子喜欢,就成了招蚊体质。
人是由大约10万亿个人源细胞组成的,但是人体携带着大约百万亿个微生物细胞。这意味着:你的大部分都不是你自己。有很多找不到具体原因的疾病很有可能从微生物科学的角度找到突破口。
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多,比如:
微生物和肥胖:不同的人体内有不同的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的食物不同,能帮助我们代谢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有的人很幸运,体内的微生物帮助代谢脂肪或者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强一些,就不太容易发胖。
微生物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比如微生物与人类的抑郁症有关系,有一种颤杆菌会产生一种功能类似于天然镇定剂的化学物质,它会模仿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降低脑部的神经活动,从而导致抑郁症。还有微生物对焦虑的影响,在实验中将容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的微生物转移到不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后者变得容易焦虑了;将不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的微生物转移到容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后者则变得更加镇静了。
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的危害分两方面,一、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改变了体内微生物的构成,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是很大的。二、足够剂量的抗生素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但是低剂量的抗生素不足以杀灭所有的细菌,逃过一劫的细菌会进化出耐药性,下一次这个抗生素就不一定好使了。而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剂量都是低剂量,因为抗生素见效很快,比如我们感冒了,用抗生素,很快就会见效,这时候我们就会停药,但是其实这时候体内的细菌还没有完全杀灭,相当于我们自己放了细菌一条生路,给了它们进化的机会。所以作者建议,抗生素要么不用,要用就用完一个疗程,饱和攻击,斩草除根。当然了最好还是不用。
做为一本科普微生物科学的书,不免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微生物是各种问题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当我们看的时候要知道这也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我们期待微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认识到更多身体的奥秘,为人类健康甚至生态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