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妹妹聊天,她刚去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去看望读研的女儿,一开口就说到她在大学的餐厅吃饭,上千人吃饭的餐厅安静得如同大饭店包间,“到底都是些大学讲师、教授之类的人啊,基本上都在聊自己的科研课题,轻声细语,温文尔雅的”。
这就是良好的教养形成的氛围。
可惜,这样的氛围在公众场合是稀缺资源。
说到这里,不仅要皱皱眉,苦笑一下了。
去饭店吃饭,包间是必须的,否则置身大厅,嘁嘁喳喳的声浪会不依不休一直在耳边缠绕着,这时就只有烦躁了,聚餐本来就是心情为主,美味助兴,没有了心情,美味也就索然无味了。中小饭店更甚,高谈阔论是主流,大呼小叫也不断出现,这简直是撵人的节奏啊,遗憾的是,大部分饭店还真有特色好吃的,就是嘈杂的气氛让人欲留不能。
通常人都在享用美食时,食欲得到了满足,都会兴奋得放纵,这个时候,如果大家都收敛着,克制着自己,别因为放纵自己的欢乐而影响到别人的情绪,那肯定就不是这样样子了。在这里,教养是无意识的自觉,散发出的是自身的修养。
到了路上,教养更是销声匿迹,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了,都着急赶路,不是挣钱办事,就是急着回家。君不见,堵车处,鸣笛响成一片,此起彼伏好壮观。车们都觉得自己牛、高高在上,全世界都该为他让路。结果是本来路况尚可,结果你争我抢,互相堵着,谁也走不了。
我相信这其中不乏社会精英们,他们在自己圈子里教养有加,完全绅士做派,到了这样一个互不相识的环境,就放纵了一下自己的本性。
忧虑的是孩子们。有一次坐公交车,赶上了孩子们的放学时间,那真是一次难捱的公交出行。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们蜂拥挤上了车,瞬间车里成了一个超级闹市,先不说背着的棱角分明、碰到身上生疼的超大书包,他们可不管碰到谁谁,只管找最佳位置,单是说话的嗓门,真让人好好体验了什么是震耳欲聋,有几位乘客实在受不了中途下车,而且小男生小女生们的交流不断冒出有些黄、有些暴的网络语言,他们有意识地在赶时代的潮流。
从家庭到学校,教养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植根。
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有益社会的人吗?
教养指一个人平时为人处世的品德和修养,它体现在人的一举一动中。
人应该时时意识到良好教养的培育,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自觉保持,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读到了《读者》的一篇散文《教养的味道》,摘录部分:
那个人把拖鞋整齐地摆在鞋架最底层,然后悄悄锁上门出去了。邻居曾认为他一直呆在家里。
那个人站在黄色安全线外,静静排队候车,虽然车站只有他一个人。
那个人在车上站了足足一个小说,尽管“老弱病残孕专座”就在他旁边空着。
那个人下车后,轻咳几声,走了两分钟,终于找到垃圾箱。他把咳出来的东西吐在手帕纸上,严严实实包好,稳稳当当放进“不可回收类”垃圾箱内。
那个人出了阅览室,他把报纸按页码排好,踮起脚尖,走到门口,将报纸端端正正放在三号报格上。
那个人去了书店,把一本厚厚的小说从书架上拿下来,躲到一个很少有人抵达的角落,默读着。最后,那个人笑了。
那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宛如一阵轻柔的风。风过后,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串气味,香香的味道。你可知道,这气味是他们身上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名字,叫做教养。
当这种教养的味道弥漫了整个社会时,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就到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