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这匹圈养的家马,突然发了疯似的,极度兴奋,左摇右摆,大有脱缰之势。
难得的激动,少见的高昂,竟出自于“窈窕淑女”和“君子好逑”之间的那点儿事。
此刻,我才意识到,眼前所见的一切场景才是这群孩子最原生态的情感寄托,毕竟韶华已至,宛如那朝升的太阳,又如那含苞的花蕾,最是朦胧美妙的年纪,怎能不悸动……
我才开口说道《关雎》,同学们竟不约而同地诵读起来,竟有个别同学摇头晃脑背诵着。这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如此积极主动。抓住这一刻的亢奋,我提到节奏,还未说完,就有同学抢去接道“要像古人般摇头晃脑,才有韵味”,又有人接道“还要注意速度,讲究“抑扬顿挫”……整个诵读,我竟是旁观者。说来也奇怪,之前朗读古文时,一再强调节奏,可并无所记,同样的问题不停出现,但今日却近乎完美……惊叹之余,惟有一笑置之。
出乎一般的专注,不正是师之所愿吗!之后的以读促解,更是容易之至,虽说简单,但高频出现的奢侈词汇:矜持,相思,爱慕,思慕等不觉而厉。此刻我已不再追究措辞是否准确恰当,只愿开口说出自己的理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已是一大进步。
不过冷静之后,再来回顾这段奇异之旅,疑点重重。如此主动的探讨,超乎寻常,作为教师应欣慰还是应反思呢?
对你而言,哪些是“禁果”呢?其实,用两个字,两个在教学中相对敏感的字,即可解释这一现象——爱情。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珍藏,又是最积极的向往,可一向作为禁忌标示的领域,突然因《关雎》的出现,可以肆无忌惮地谈论着,虽有羞涩,但那一个个斑斓火红的笑脸无不洋溢着艳羡之情。
这不禁使我联想到,QQ空间经常被刷屏的,连篇累牍转载的,煮烂了的心灵鸡汤。不,确切地说是“情感鸡汤”,一些只可意会,不可实践的美好,抑或些许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性。因为期许,更因为残缺,所以美好。
但恰恰就是这样关注的缺失,书本的理论早已满足不了学生情感的渴求。过去上课常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当老师在讲彼此不相识的“虚实词”或“中心意”时,大家都尽可能的把头放到最低,直至下课,从未曾见其“庐山真面目”;可老师突然讲到某些社会现象或自身经历时,细心的会发现,难得一见的步调一致,高高抬起的头颅,就连那从未正视黑板的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了真实的一刻。
记得我初一时上的那节生物课,影响至今。当我们讲到了人的生理结构,尤其是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时,老师上来什么都没多说,只落下了一句“自己撕张纸把这课给盖上啊,这课不上”。原本是一个正常的了解自我类属的好事,竟因为老师粗暴的处理方式,一直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导致成长期的我们常会无意识地屏蔽,甚至产生了不可言说的性别歧视。
好似这一块的空白,居然到了九年级才有了蛛丝马迹的绘彩,这不得不提到行为心理学上一种叛逆式的行为模式——“禁果效应”,你偏不让我干的我偏干,你硬要禁止的我越有兴趣尝试。
放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禁止吸烟,人们借了吗;又如禁止乱扔垃圾,人们做到了吗;再如禁止带手机,真的就没有了吗……相反,没有被禁止约束的,人们反而会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公共厕所,没有禁令标志吧,人们不也规规矩矩地分道走。
所以,看似不可触碰的东西,无须禁令先行,其实,坦诚相对,认识陌生,才不会有那“自食禁果,全家担忧”的局面,更不会出现今夜这般疯狂的倾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