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无声告白》

读《无声告白》

作者: 若水穿尘L | 来源:发表于2017-01-14 11:04 被阅读0次

       在医院时而嘈杂时而安静的环境下陆陆续续写下这篇观后感,急切的想说点什么。

       主人公·莉迪亚就像灰暗的烟火,没有璀璨夺目只有安静温暖,绽放的那一刹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么清晰,那么深刻。

       上天赐予早熟给我,而我没有好好品尝果实反而加速了它的腐烂期,乐否,悲否?在不该有的年纪就有双“透视眼”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入木三分,因为早熟,对父母所给予的一切都“满怀欣喜”的接受;因为早熟,对“不”字不敢轻易触碰更不能脱口而出;住宿期间,大致扫描便会出现对比,牛奶、零食总是不定期增长,一度让我怀疑咀嚼肌不如舍友生长的好,在学校固然脱离不了学习成绩,但凡分数不尽如意便极度厌恶阿拉伯数字,奶、零食随着分数的高低时而成秀色可餐的美味时而苦涩难咽,分数低上补课班多么符合逻辑的事情呀!是吧?似乎所有事情的发生从开始到结束都注定了要附上甘之如饴,像小孩子的课本一段文字十有八九配一幅图才显得那么鲜活合乎童趣,问题周而复始,一望无际,暖极生凉。

      身处灰暗的莉迪亚,幸运而悲哀,汉斯如一道忽闪忽灭的光,点燃了又熄灭了,令人生厌,至少我真实感受只是如此,除非我嫉妒她至少身旁有一个识破者,如果生活是副剧本,想想自己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至始至终微笑没被暴露无遗,该为之鼓掌还是为这场没有观众的表演而落泪,说到这,微凉矣!

       家是如此温暖的字眼,为何要有那么多难以逾越的屏障,甚至连沟通都无法抹去那对仗分明的分水岭,如今依旧无解,愿时间沉淀出答案,只因炙热的心依旧渴望放远望去波光粼粼,水波不兴,温暖花开。


    摘录

①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②你不想微笑?怎么办?逼自己笑,假装很开心,最后你会真的开心起来。

③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的父亲却想要融入人群。

④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如何让挫伤的地方不再疼痛;用拇指不断按压,第一次按下去,你能疼出眼泪。第二次,疼痛略有减轻,第十次,就几乎感受不到疼了。

相关文章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倾斜与归位

    倾斜与归位 ----读《无声告白》有话说 ...

  • 读《无声告白 》

    1.《无声告白》开篇从莉迪亚的死亡开始。我们便会发问,为什么会死,怎样死的。故事便这样一点点开始。作者采用倒叙的手...

  • 读《无声告白》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本小说,只是想要告诉读者这样一件事情?故事发生在一个混血...

  • 读《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不愿意笑,就不要笑。”这句话是莉迪亚扯了自己的妹妹汉...

  • 读《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开篇第一句就注定是个悲剧,后面的十几章无非是还原真相的过程了。我心里想到。 虽然很具...

  • 读《无声告白》

    美籍华裔詹姆斯父辈从中国移民至美国,面对各种种族歧视,甚至来自于身边最亲的亲人(可能无意),一生渴望融入主流美...

  • 读《无声告白》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无声告白》这本书。故事从莉迪亚的父母开始。一个哈佛华裔学生,家庭赤贫,他靠着天赋...

  • 读《无声告白》

    年轻的生命在湖中缓缓下沉,没有苦痛,没有挣扎,因为她一直坚信自己能游上岸,只要徐徐摆手就可以了。 莉迪亚就这么沉入...

  • 读《无声告白》

    故事在旁观者的眼里,是典型的时代悲剧。但在迪莉娅眼里,是一段充满爱的记忆。 故事的一开头,莉迪亚就死了。读者已经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r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