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籍读后感
读《无声告白》

读《无声告白》

作者: 安澜啦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5:47 被阅读2次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开篇第一句就注定是个悲剧,后面的十几章无非是还原真相的过程了。我心里想到。

虽然很具有目的性,但这确实吸引了我看下去。莉迪亚怎么死的?为什么死?在哪里死的?......

不想写人物和事件这些发生,怎么发生的过程了,即使昨晚才看完,印象还比较深刻。

就像书名一样,造成这样一个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或许只是因为无声,当然,也还有其他间接性原因。

玛丽琳(母亲)期望莉迪亚成为医生,对她的渴望太强大,因为那是她自己未达到的目标,她自己无法完成的期望,俩人对话的时候,莉迪亚麻木的“迎合”她,久而久之,好像只有她回答“是的,是的,是的。”这样的肯定后,妈妈才会满意的离开她的房间。但是,这并不是她。这只是她母亲希望的她。

詹姆斯(父亲)对她也同样有着期许,希望她多交朋友,多多益善。以至于她后来要假装打电话给她的那些“朋友们”而故意的让她的爸爸看到这个场景,实际她并没有打给谁。

内斯(哥哥)对她影响较大,她依赖他,尤其在他告诉她“踢水”的时候,她过分依赖这个举动后的心理了。而后来内斯考上哈佛了,他要走了,她觉得最了解的人要走了,她该怎么办。

汉娜(妹妹)和内斯较莉迪亚来说,总是容易被忽略,父母太喜欢莉迪亚了,好像是这样。可能,莉迪亚太特别了,美丽,温顺,懂事。她还小,但学会了察言观色,一个听起来不怎么好的词。

杰克喜欢的是内斯,最先知道的是汉娜,她通过一个触摸的动作就察觉到了。杰克是男生,内斯也是男生。内斯以为杰克喜欢莉迪亚,莉迪亚也是这么认为,他们都错了。

作为家庭成员的他们,他们都太不了解对方了。这一点还不如杰克。

除了种族,性别,不公平对待等间接性因素,根本原因或许也就是这一点了,他们彼此看则很了解,实则太陌生,或者说他们了解的对方,不是真正的对方,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是真正的自己。

而,最后,莉迪亚想要重新开始了,她就快是真正的莉迪亚了。

所以她走进了那个湖中央,像是在举行一个仪式,走过去,她就是莉迪亚了。

但她却死在了那里,走去新生活的路上。

一场意外吗?是意外吧,警察调查的结果是自杀。

可她是想重生。

相关文章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倾斜与归位

    倾斜与归位 ----读《无声告白》有话说 ...

  • 读《无声告白 》

    1.《无声告白》开篇从莉迪亚的死亡开始。我们便会发问,为什么会死,怎样死的。故事便这样一点点开始。作者采用倒叙的手...

  • 读《无声告白》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本小说,只是想要告诉读者这样一件事情?故事发生在一个混血...

  • 读《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不愿意笑,就不要笑。”这句话是莉迪亚扯了自己的妹妹汉...

  • 读《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开篇第一句就注定是个悲剧,后面的十几章无非是还原真相的过程了。我心里想到。 虽然很具...

  • 读《无声告白》

    美籍华裔詹姆斯父辈从中国移民至美国,面对各种种族歧视,甚至来自于身边最亲的亲人(可能无意),一生渴望融入主流美...

  • 读《无声告白》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无声告白》这本书。故事从莉迪亚的父母开始。一个哈佛华裔学生,家庭赤贫,他靠着天赋...

  • 读《无声告白》

    年轻的生命在湖中缓缓下沉,没有苦痛,没有挣扎,因为她一直坚信自己能游上岸,只要徐徐摆手就可以了。 莉迪亚就这么沉入...

  • 读《无声告白》

    故事在旁观者的眼里,是典型的时代悲剧。但在迪莉娅眼里,是一段充满爱的记忆。 故事的一开头,莉迪亚就死了。读者已经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xm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