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是滋养,是底层,是方向,要长期,急不来。
正是因为其“见效”不快不直接,所以对经典尤其要有敬畏之心,接受有些东西是“当下”的我理解不了的。所以要反复,而只要每读一遍,或者每读一章,能有些收获,便是极好的。
这次读韩鹏杰的《道德经说什么》,最大的收获是八个字——
道向外证,德于内求。
珍贵之处在于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八个字,所以我自己理解最深,受益最大。
道向外证:
“道”就是真理和事物的客观运行规则,它是科学的,因此是可证伪的,所以要主动向外通过实践来印证。
德于内求:
“德”的底线是不作恶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独善其身。
“道生之,德蓄之”,要通过自己不断做事来“积德”“蓄势”,如水载舟,形成号召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别人。但是不能用“德”来评判和要求别人。对向左的信息和观点,动辄道德批判,只会妨碍自己接近真相,拉大知与行之间的距离。
所以,德于内求,并不是个“道德”要求,而是技术需要。
PS:韩鹏杰的这个解读版,主要整理自他81次读书分享会的录音,所以一则是组织上不够严密,二则是有不少车轱辘话,介意的读者慎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