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留意过有哪些事,让你觉得无趣乏味,有些累,甚至反感,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吗?也许是,不得不早起半小时,给家人做早饭;也许是不得不早起花1小时通勤的时间去上班。可能还有许许多多看起来“不得不”做的事,当我们认为自己“不得不”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或者别的选择了,隐藏着“没办法”,“要被怪”……,这些想法让我们处于无奈、恐惧、内疚或者羞耻、义务、职责来行动,而非出于喜悦或者乐趣,长期下来,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好好享受生活。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将“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并体会选择背后的需要,内心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
我不得不早起半小时做早饭——我选择早起半小时做早饭。
我选择早起半小时做饭,是因为我希望老公和孩子能吃到营养早餐,在家吃还是要比在外面吃更健康;而且时间上也更从容吃好饭,踏踏实实去上学,去上班;再就是因为老公经常加班回来后比较晚,所以,早饭时间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简短交流的时刻。所以,我选择早起半小时做早饭,是因为我想要给予家人爱与支持!
我不得不早起花1小时去上班——我选择早起花1小时去上班。
我花1小时去上班,是因为我需要这份工作,除了能够满足我经济上的需要,还让我有一种归属感,即使在疫情之下,仍然有十足的安全感,从来不用担心失去工作。除此之外,这份工作也能让我的价值感得到一定程度地满足。所以,我选择早起花1小时上班,是因为我需要经济稳定以及实现自我价值。
当我们把“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便开始不觉得乏味或反感,甚至还能体会到一些由衷的喜悦。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去转化和体会,一定会体会到更多喜悦,并且能将喜悦传递给身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