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你有一笔钱,你会资助谁?

如果你有一笔钱,你会资助谁?

作者: 林悟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09:44 被阅读0次

    最近我所在的党支部小团体在组织一个捐助活动,对象是远在云南偏远山村上小学的孩子,据说一个学期伙食费500,我们支部每人100元,一年能够资助七八个学生。负责人是党支部的书记,联系人是他同学,然后每次完了之后就让老师和同学拍照,以做证明,整个流程就完结。相比红十字会繁琐的流程,简单快捷,今年已经是第二期了。

    过程是很高效,但是钱给到了谁,是不是那些学生的当中最需要的?给了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好像没有反馈,也没有人问。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一笔钱可以资助一个学生,在你面前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又穷又笨,一个是又穷又聪明,你应该把钱给到谁?

    很多人的反应都是觉得把钱给到后者,就是那个又穷又聪明的学生,潜意识认为这种更有意义,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作为奖学金,就是奖励学习成绩好的,那么给到聪明的学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作为慈善资金,慈善的目的就是帮助那些贫困的家庭,是他们能够脱贫致富。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的是贫困程度而不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如果两人都是在贫困线之下, 可是笨孩子的家庭如果少了这份钱资助,可能就没发生学,弃学务农了。而聪明的家庭虽穷,但是不至于影响能否上学,可能工具少些,没笔没纸等。这种情况应该资助又穷又笨的孩子,事关生死和命运。最后就算钱给出去了,那么得到资助钱的人或怎样使用呢?这又是一个问题,有没有按照要求实用,或者要求对不对?比如说又穷又笨的孩子家里,资助的钱规定只能用于学习,买文具等,可是别人家需要的是一袋大米,该不该买呢?

    真正的慈善真的很难做好,需要用心做好事,当作自己的事情去考虑,去经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红十字会就是个例子,这次社会捐助的物质都烂在他们手里,受到感染的医院却无法即时得到物质,遭受不必要的牺牲。在其位谋其职,做慈善不是简单的收到物质,分派物质。现实社会中,有几个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缺乏反馈机理

    慈善事业如果没有反馈机制,做慈善的人并不知道正在做的慈善行为是对,还是不对,进而也无法优化慈善行动。比如白送一碗牛肉面,肯定有人要,不管质量好不好。下一碗还是白送,要不要?一般人都会说还要。

    委托代理问题

    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都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心态,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处理行善的态度。尸位素餐的态度让人痛心!

    所托非人问题

    很多地区的贫困,恰恰是由当地政府造成的,而很多的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造成贫困的政府。如果依靠这些政府去扶贫,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次的武汉红十字会竟然联合医院做假捐助,自己医院资助捐给自己医院。

    我上学的时候,就见到很多那些家里很富有,但是在学校已经拿着贫困资助金的人,这难道不是所托非人的很好的例子吗?

    养懒汉效应

    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也不愿意再去尝试和奋斗。相反,人们努力的不是力争上游,而是力争下游,争取的是怎样才能保住贫困的称号,怎么才能够持续获得援助。这种现象我们间的还少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有一笔钱,你会资助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sy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