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五年后,我考研失败了

作者: levana_0313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1:22 被阅读668次

    三姨:“今天看系统了吗?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我:“看了,新出了一个学校,也联系了,其他条件都符合,但老师说我是跨考,他们比较倾向于招本科同专业的学生,建议我不要报了”

    三姨:“继续看系统,不要放弃。”

    我:“嗯……”

    一小时后……

    某公司:“你好,请问是XXX吗,恭喜你成功进入我公司的第四轮面试,11点整将会由您的直接领导对您进行最后的视频面试,请问您是否方便?”

    我:“11点整,好的,我马上去准备一下。”

    下午2点,某公司HR电话:“XXX吗,很高兴通知您通过了我公司的终面,现在跟您确认一下上班时间,定于X月X日,您看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将正式给您发送offer”

    下午2点10分,我收到了即将入职公司的offer,并回复了确认。

    至此,终于彻底放弃了调剂,选择去工作。

    这是调剂开始的第11天。

    辞职

    2017年8月,已经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四年的我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准备转行到(心理)咨询行业。大概所有人都会说这是一次不理性的选择,因为我在没有找好下家,甚至对未来还没有一个明确方向和规划的情况下选择了裸辞。关于裸辞,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态度,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骑驴找马对于想换工作的人来说是最稳妥的选择。但不知道是出于性格还是其他原因,我总觉得骑驴找马既不能让我专注于眼下的工作,又不能给我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和体验未知的可能。我习惯于每次只专注做一件事,所以骑驴找马这样的事情实在不适合我。就这样,我选择了裸辞。

    探索

    在辞职的当天,我就以生活老师的身份义务加入到一家户外拓展公司的夏令营活动,体验了一个星期当老师的感觉。这次夏令营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真切体会到了为人父母和老师的不易,也看到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巨大影响和作用。这是我对教育和心理咨询行业做的第一个探索,经过这次活动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区别,教育是走在前面的,目的是防止问题的产生,而心理咨询则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从业者本身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度和认知水平。

    决定考研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我又陆续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了一些行业,期间也在不断思考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最终在十月份决定跨专业考研(心理学)。决定考研有两个原因,一是考研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大学毕业那年第一次考研失败终成了一个遗憾。二是我更加坚信对于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而这些理论知识储备和认知是不可能单纯通过工作经验就能获得的。通过考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理论和知识漏洞。正因为如此,当我在10月1号那天看到研究生报名考试的公告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研。

    我清晰地记得正式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10月8号,距离研究生考试只有74天,那一天我坐在学校的自习室里,为自己写下了74天的复习计划,也正式开始了第二次考研大战。

    备考过程

    我知道74天的时间对于一个考研的人来说根本不够,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一般考研提前10个月甚至一年就开始准备了,但也不乏三个月逆袭成功的案例,而74天,对于一个已经毕业了四年的人来说,确实短了点儿。但我最终决定考研,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我分析了一下利弊,认为我有三个优势:第一,对心理学由衷的热爱。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让我在选择心理学作为考研专业时更加坚定。对于喜欢的东西学习起来是不痛苦的,而是一种享受。由兴趣驱使的努力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化享受学习的过程,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从而会减轻许多压力。第二,心理学考研的科目只有三门,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我虽然已经毕业四年,但之前有过考研的底子和经历,英语本来就是强项,政治只要勤快一些,2个月的复习时间也绝对没有问题。而专业课,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但一年前因为兴趣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说对心理学的内容和框架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第三,考研前一周,我恰好学习了course上的一个课程“Learn how to learn”,主要讲的就是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正好可以拿来练手。具备了这三点,我开始满怀信心地备考。

    74天的时间转瞬即过,除去中间经历过的正常的情绪波动和焦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世外桃源的旅行,又仿佛接受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和洗礼。时隔五年,再次坐在自习室里看书学习,那感觉似曾相识又别有一番滋味。工作之后,更能体会身处校园的幸福可贵,从而更加珍惜这样专心看书的时光,没有怀疑没有恐惧,没有不安没有压力,有的只是一颗平静如水的心和汲取知识盛宴的欢喜。我想,这便是我与5年前的自己最大的不同——心态。而心理学知识本身又是一剂良药,可以让我在低落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甚至是听各位政治考研名师的讲课,都能让我如沐春风,兴奋不已。在这74天时间里,我做到了心无旁骛,也真切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考试

    2017年12月23日,我走进了考场,开始了第一门政治考试。大概是完美主义作祟,加上本来写字就慢,在答大题的时候力求把答案写的详尽完美,却因此忽略了时间分配,导致最后15分的大题眼看着会写却没有时间多写一笔。看着被收走的试卷,我欲哭无泪。

    政治考完对我来说很是影响心情,感觉对不起自己每天看书背诵到12点的努力。好在下一门是自己擅长的英语,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第二天的专业课却又让我叫苦不迭。第一是题型大变,不仅每部分的分值比例和题目数量有了大幅改变,还破天荒加入了跟现实联系紧密的新题型。这让只顾学习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时事动态的我感到很被动。第二是临考前一周,我对书本上90%的内容做了最后一次复习和梳理,唯一没有重点复习的是去年刚考过的章节内容,而今年的专业课大题却出了跟去年同一章节的内容!看到题目的瞬间我哭笑不得,曾几度想要放弃,最后还是硬逼着自己勉强答完了试题。

    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是低落的,总觉得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就好像内心有十分的能量,但是在考场上却只展现了四五分。

    教训

    政治考试的深刻教训就是,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如果是明明会做却因为来不及写答案而失分,就太遗憾了!专业课的教训是:不要相信所谓真题的规律,如果时间充裕,一定做到复习无死角,尤其是之前考过的内容,一定保证完全掌握,不要心存任何侥幸。有人说考研就像是在黑暗中洗衣服,当洗完了灯亮的时候才能看到哪里没有洗干净。但是我想,只要仔细地洗过每一个角落,就经得起任何灯光的检验。还有就是近几年的考试越来越贴近现实,知识需要学以致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多想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时候,也多用所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等成绩

    接下来是等成绩的三个月,因为确实认真复习了,虽然感觉没有发挥好,但总觉得不甘心,还心存希望,加上正好要过年,就没有立即找工作。因为报的是某34所学校,在2月初就提前出了成绩——348分。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有点小意外,因为我几乎可以肯定一定能过国家线了,而且根据我所报的学校过去5年的分数线,这个成绩是可以进复试的。

    无缘复试

    然而高兴了不到2个小时,就在我回学校准备复试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一个学姐在做成绩排名,咨询了学姐,学姐说今年竞争很激烈,高分也很多,我这个成绩只能算中等,进复试很危险。当时激动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这让我的复试准备变得被动不已,我一直在跟前几年的情况做对比,却忽略了考研共性之中的个性,忘了我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分数线,而是今年跟我一起报这个专业的同学们。据说今年考研人数比去年增加了40%,而今年跟我报考同校同专业的同学,也增加了一倍不止,但招生人数却只有不到10人,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今年分数线上涨。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测,分数线比去年上涨了将近20分,而我最终以10分之差没能进入复试。

    准备调剂

    没能进入复试,接下来就是选择调剂,因为我的分数比国家线高了将近30分,调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是,今年哪些学校会有调剂名额是不确定的,每个学校复试的科目和参考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为准备复试增大了难度。而今年又恰好赶到两会,国家线的颁布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星期左右,调剂系统的开通更是推迟了半个多月,这给了那些进入34所复试却失败的同学第二次调剂的机会。而在国家线出来和调剂系统开通的一个星期,每个学校研招办的电话几乎都是被打爆的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内我锁定了5所学校,查阅了参考书目,找出重合比较多的几本,买来开始复习。

    3月23号0点,是调剂系统开通的时间,真正的调剂大战也从此刻正式拉开帷幕,我抢先“下单”了两个一直在准备着的学校,连面试流程都花钱买好了,可研招办的电话却一直都没能打进去,一直到设定的系统时间过了,两个学校的名额也满了……再接再厉,看第二波学校,一区的学校——这个没有博士点,不考虑,那个没有进百强,不考虑;二区的学校——太远太偏,不考虑。这时候终于开始陆续打通了几所学校的电话。老师:“你本科是哪个学校的?”(我本科是双非学校)“对不起,我们只考虑本科是985、211学校的”好吧,意识到这个现实,我就不挑剔了,只要有一区的学校出来,就“下单”,然而不管我多么积极地“下单”,调剂系统始终杳无音讯。再后来,二区的学校,报!电话打过去,老师:“本科是什么专业的?”“对不起,我们只考虑本科是同专业的学生调剂”……

    身心疲惫

    经过一个多星期类似的过程,我已经疲惫不堪,从最初对学校的“挑三拣四”,到最后只要有学校出来就“立即下单”,我的自信心在一点点被侵蚀,而在此过程中,我也深刻意识到,调剂看的不是分数!不是分数!而是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我不想评价这样的现象是否公平,单从概率的角度,随着考研人数增多,调剂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作为学校,选择本科名校出身和同专业的学生能最大程度保证生源质量,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要本科是名校出身,哪怕是刚刚过线,也会比那些本科非名校成绩却高出分数线几十分的同学有优势!这对名校出身的考研学子们可谓是个利好消息,因为他们天然占据了调剂的优势。而那些双非学校还有跨考的本科生,要想读研,只有通过第一志愿考取足够高的分数直接被录取,否则通过调剂而去上学,将会举步维艰。

    坚持?放弃?

    都说调剂的前两天是黄金48小时,当480个小时过去后,我依然在坚持,而仅仅是因为三姨执着地相信我一定能调剂到一个好学校,我无数次想要放弃却又无数次在她的鼓励之下重新坐回到电脑旁。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开始投简历找工作,当我想要坚持的时候,我又会不停地看系统打电话。如果不是三姨的坚持和鼓励,我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到此为止,我多希望这个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我经过各种磨难和坚持最终被调剂到一所还不错的学校,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然而生活总是这么残酷,10天过去了,我没有收到一所公立大学的复试通知。(收到过一所民办大学的复试通知,出于距离和学校的考虑,最终选择了放弃)

    大结局

    今天,当我最终收到之前面试的一个公司的offer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为这次考研画上一个句号了。

    从准备考研开始到最终放弃,整整6个月时间过去了,我用了74天准备考研,却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去等待一个结果,而这结果还是失败。

    但我依然相信,这半年的时间没有浪费,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成长的过程。从考研时的全身心投入,到等待成绩的焦灼期待,再到调剂的成疯成魔,我接受了知识的洗礼也经历了精神的摧残,享受了世外桃源的美好也体验了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煎熬。最后的最后,我没有被打倒,内心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和坚定,我开始对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开始认真考虑工作或是生活的意义,在我即将踏入30岁的时候,我经历了这些,然后成功转行,即将进入一个我喜欢的行业。

    我还会选择三战吗?也许会,在我认为合适的时候。

    但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未来充满希望。

    工作5年之后,我考研失败了,而我却成长了。

    人生的选择从来就没有对与错,你走的每一步艰辛,你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未来还很长,我们要继续勇敢走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26小行星:很有勇气了。很酷。
      • 木禾火_6130:你说的对,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内心的成长是不可估量的。这篇文字的最后一部分,我很有感受。谢谢你
      • 杨群Nice:毕业两年考研,90天,跨专业跨学校,我多了一份幸运,导师研究生也是跨考,所以愿意接受跨专业的学生。我另外一朋友两工作后跨考两年研究生都失败。 经历就是成长!
      • SweetGinger:这过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有得必有失,同理你。
      • 静静的长大:谁说你的经历没意义,他激励了我们过程也重要
      • 苏悠扬:同样的经历。
      • huang喵喵:没关系。依然做自己。
      • 泪元:💪
      • coffee漫:给个温暖的抱抱,我只想说,你很棒,真的很棒!
      • 简书杭杭:向奋斗者致敬👍

      本文标题:毕业五年后,我考研失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u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