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事评论
万字长信重新撕裂的伤口

万字长信重新撕裂的伤口

作者: Eistudy日刊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14:05 被阅读29次
    “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

    1、

    近日刷新闻,忽然间看见一则:北大学霸万言信与父母决裂,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万言信中,作者秋岸痛陈父母的培育方式:父母一直把自己当作对手和敌人一样进行讽刺和打击。

    譬如,母亲喜欢按照个人爱好将他打扮成女孩;因不会剥鸡蛋被亲戚不断嘲笑而父母拒绝保护;旅游时导游开了一句过分的玩笑,秋岸不平却遭母亲歇斯底里语无伦次的谩骂和父亲不耐烦的说教。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形成了心理疾病,而最终选择与家庭决裂。

    我蓦然想起了镇子上的一位姑娘。她目前已经患上精神疾病,整日在街上徘徊。她与我同读一所高中,因而老一辈的熟人还会开尴尬的玩笑,说让我跟师姐打个招呼什么的。至于病因,已是人尽皆知,约摸又是一场类似的极端案例。

    她自小承其父母太多压力,而就读高中时,双亲离异,作为抚养者的母亲经常把离异的过错归咎于她,打骂声邻里可闻。长期的被控制的压力,背负的太多期望,使她终于,不堪重负。


    2、


    这其实是典型中国家庭矛盾的一个缩影。在我们武断的作“白眼狼”或者“玻璃心”之类的评判,或者一边倒地去批判父母控制欲太强的时候,其实也应该注意到这其实是权利之间的斗争:一方需要自主权,一方却不愿意交出权利。

    有人说,良好的沟通就可以解决。当然,沟通不失为解决途径之一,但大多数时候缺乏可行性。俗语有言: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尤其是父母,他们不愿意抛下自己自古以来“终身为父”的尊严,即使子女需要的仅仅是一声对不起。

    文始之例,秋岸有尝试跟父母进行交流,却屡屡遇阻,甚至就如同是一次次伤口的再割裂。而对于他所有言辞,其父母却仅仅把伤害归咎于除家庭之外的成长环境,进而埋怨儿子近来的断联。父母不愿意忆起往事,只究现在的做法往往只是把孩子越推越远。

    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记得去年那个曾掀起轩然大波的轻生少年,高考后自杀,发布遗书控诉父母种种,而父亲得知后却是忙着辩解:他怎么不想想我们的好。


    3、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此前我在面馆,看到一小男孩不小心把筷子弄掉,被他妈妈拍头。孩子头往前一倒,磕到了碗,弄洒了汤水,母亲勃然大怒,当街辱骂甚至扇耳光。我上前阻止,却被反说,我自己的孩子,我怎么不打得?

    此外,还有那些性侵幼童的案例。据调查,在中国,幼童性侵多是熟人作案,比例可达70%以上。而父母收到了危险的信号,却以为是孩子的胡言乱语而忽视的,又有多少呢?传统的价值观里面,孩子一直是父母的所有物,心里层面上是低了一级的,至少父母是这样认为。

    因此,以上所说的所有,皆为父母其实并没有给予孩子平等的地位以及信任,而凭借传统的心理优势,作出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动作。而当孩子寻求和解时,父母却再次搬出这样的心理优势:我是你父母啊,你的命都是我给的,这样一点事还斤斤计较。

    这显然不是子女所能接受的和解方式,于是,矛盾因此而扩大。当然这无关对错,这仅仅是两种价值取向的矛盾,但矛盾点从来都不在一个地方。子女渴求父母的信任,父母却只记得曾给予的好处。这是人类的常态啊,施予者总是念着施予之物,而对此外的东西充耳不闻。

    4、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说的,这件事所带给我们的反思,应当远多于启发。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没办法解决的,我们无法毁掉老一辈的人所依托的价值,只能是靠着下一代手执为人父母的大旗时,观念才有可能一步步扭转过来。

    而我们在此要呼吁的是,父母在子女寻求和解时,不要简单的一句话堵死所有路,而我们在网上的发言,也不再去掉所有前设条件地指责子女不孝或者父母为老不尊。

    毕竟,子女把伤口扒开给父母看,是信任,在你给他再次的忽视和伤害之前,他已经承受过旧事重提的伤了。

    毕竟,对于所没有深入了解的伤口,我们理应保持缄默和同情,不去撒盐,不去血淋淋再割一刀,是最基本的道德。

    毕竟,即使方法扭曲,所有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对子女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字长信重新撕裂的伤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w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