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场热血,除了我…
说实话,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时我没有入戏。
去电影院之前就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说,片中女性角色太单薄。结果坐在电影院里,我几乎全程都在和女性角色的“单薄”较劲。
海报上出现的女性有两个,演员竟然还都是我老乡:我的高中学妹饰演的妹妹韩朵朵,和屈菁菁饰演的女战士周倩。在此不说电影上映前被剪掉了多少,反正看完电影后,两位女性角色形象留下的印象都称不上深刻。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忿忿,为什么韩朵朵被塑造成了「拖油瓶」一样的存在?年龄小一点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像女英雄一样处变不惊,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什么不像她哥那样有个性敢作敢当?怎么竟然还爷爷说她两句就哭了?!
于是脑海中开始埋怨刻板印象开始怪罪男权主义;也想到其实大多数文学作品里的女性都只是副手的地位;也开始想象,如果“韩朵朵”是个坚强的角色,这部电影会是什么样?
看完电影好几天后,我渐渐醒悟:这哪里是对角色形象的不满,这明明是我对自己脆弱面的抗拒。
摄于香港塔门岛二.「我希望能像别人那样」
想起之前在丛飞从的《萨提亚模式》里看到的几句话:
你所讨厌的他人的特点,其实就是你不接纳自己的一面,你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限定,规定了哪是该做的哪是不该做的。
的确,我觉得人「应该」独立,「应该」坚强,「不可以」脆弱。虽然韩朵朵的「怂」,像极了某些时候的我自己,可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抗拒这样的角色形象,并希望在电影里看到像女战士一样强大的角色。
当看到让我佩服的人,或在社会标准下的「成功人士」,我有时会想:如果我也能像ta那样就好了。
最近看了一本香奈儿前CEO的自传,她就是让我佩服的人之一,一位堪称稀有的女性高管。于是我带着「她是如何做到这个位置」的好奇心读完了这本书。本以为会看到无坚不摧的女强人,结果发现她中学时是个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的女孩;年轻时会在被老板批评后掉泪;即使在香奈儿做CEO,也很少出席所谓上流人士的社交场合……
相比于迎合传统意义上「强硬」形象的领导者标签,她呼吁在工作中发挥女性特质,并将其化为优势,并用包容和倾听使自己成为了独特的领导者。即使曾经她也因太在意他人的想法而使工作受到阻碍,不过她没有摒弃自己的特质,而是接纳它,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来让它发挥在更合适的地方。
可如果总是希望「我要变得像别人一样」,时间长了,会压抑自己本来拥有的独特潜力,甚至忘记「我是谁」。
摄于桃仙机场三.「缺点」什么时候是缺点?
当我们把一些特质当做「缺点」来看待时,它会愈加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以电影中的「脆弱」为例:我把「脆弱」看为缺点并加以抗拒,也这么渴望「坚强」,可能和我从小就会被评价「敏感内向」有关。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评价,因为潜台词通常是:太脆弱了;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总想这么多?;不合群;嘴一点都不甜…
敏感和内向这种特质,尤其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并不招大众喜欢,于是被理所当然地划为了「缺点」。前段时间回家偶然翻到上学时老师给我的评语,发现不同时期的班主任心有灵犀一般地指出:别的都不赖,就是有些内向。
我也羡慕天生的乐天派,活泼开朗阳光笑容灿烂让周围人都开心那种,可是我一直做不到。
那怎么办?跟别人学呗。
因为担心别人会隐藏不喜欢我,我隐藏起内向敏感的一面,换上「坚强独立」的壳;藏起内心的波澜,戴上「我没事」的面具;在我觉得很无聊的场合假装开心……
多数情况下,这种策略还算奏效。大家有点看不清了我的敏感,而且经常评价我沉着冷静、波澜不惊。不过内向还是装不成外向,只能尽量「缓解」。
真实的我的确也有坚强独立的一面,但因为不接纳自己的敏感内向,太想摆脱这些「缺点」,我试图把自己的脆弱完全用坚强掩盖起来。有时难免用力过猛,当独自一人时,卸下面具,仿佛身体被掏空…
除了累,也渐渐发现对自己敏感内向的「不接纳」会带来一些更深层的影响:即使对于亲近的朋友,我也很难袒露自己的心声。并不是我不想,而是有些心声,我自己都无法接纳,这样还如何说给别人听?于是反而会和关系很近的朋友产生距离感。
另外,因为不接纳自己,也觉得别人同样不会接纳真实的我,这让我在受到别人夸奖时经常认为:对方只是因为不够了解我才会这样说。
当我觉得内向敏感是缺点,是我不该有的「脆弱面」时,总是希望克服或隐藏它。可却因为自己的不接纳,反而弄巧成拙。与此同时,这些特点给我带来的潜在资源,也随之被藏在了深处。
摄于北京胡同四.「脆弱」有什么力量?
其实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不同人对待它的方式不同。有时候,承认脆弱比故作坚强更需要勇气。
在看《流浪地球》电影时,我忽视的是,韩朵朵用自己弱弱的哭腔,让绝望的人们为了一线希望拼死一搏。这么看,好像「脆弱」也不完全是拖油瓶。
和自己较劲二十多年后,非常非常缓慢地,我开始学着去接纳自己。也发现,原来「接纳」可以比「抗拒」有着更强大的力量。
也逐渐认识到无论所谓优点还是缺点,其实都是双刃剑,并非绝对有利或者有弊,而要看我们如何发挥这些特点。对于「敏感」和「内向」这种偏先天的特质,与其和它们对抗,不如接纳它们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并让这些特点来帮助我们。
David Dobbs曾提出“兰花与蒲公英假说”,并从基因角度解释这个问题:一些敏感性基因在不适的环境中会提高人抑郁、焦虑或暴力倾向的概率,不过如果在充满支持的环境中,同样的基因不但会减少上述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而且更可能取得更显著的成就。就好比兰花,虽没有蒲公英那样容易存活,但如果呵护有加,会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The Atlantic》, 2009-12, The science of success)(这段的位置前后衔接)
其实敏感内向本身并都并没有错,但如果听取了社会偏见给它下的定论,并用对待缺点的方式对待它,那它当然也用缺点应有的特质来回报我们。
所谓敏感,是对感觉敏锐。除了对人的内心感受敏锐,我还对听觉、痛觉、味觉更敏锐。所谓内向,只是能量来自于独处,而非来自于和外界互动。
在学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敏感」可以帮我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以及共情他人;而内向有助于我静下心来思考和写作;「想太多」其实可以帮我活跃思维,打开跨界思考的脑洞…原来之前一直视为「缺点」的特质,竟然可以帮助我更深地理解我感兴趣的领域。
渐渐开始接纳了自己的敏感和内向后,我发现我只是不喜欢「为了说话而说话」,并非不喜欢和人建立情感链接。相反,我对「人」十分感兴趣,也很乐于分享,不过对于即不能加深双方了解、又不能提升认知的话题确实不感冒,如明星八卦等。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也开始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比如文字交流、直击心灵的谈话,也学着去拒绝一些不那么想参加的活动。
逐渐接纳自己,才会促进真正的自我探索和成长,也会渐渐发现所谓的「缺点」能带给我们的力量。不过也不必为自己做不到完全接纳而自责。接纳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状态,并不能简化为「接纳」和「不接纳」。这是一个过程,一条长长的可能没有终点的路,可能我一辈子都将在这条路上……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暖眼旁观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