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喝还是不喝?

作者: coco司令 | 来源:发表于2016-09-29 01:1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鸡汤文的起源

心灵鸡汤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丛书,内容由具有灵感和激励性的短篇故事和散文组成。丛书超过200种类别,很多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等。《心灵鸡汤》推出后相当畅销,受其影响,一些励志性或者启发性的文章也被称为鸡汤文。

来,干了这碗鸡汤!

鸡汤的质量跟熬制人本身的素质有关。一碗有营养的鸡汤必定是鸡汤制造者踏实的生活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人生阅历、智慧的话语感言之有机结合。比如陈道明的“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会爬上来,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己”;靳东的“其实只要大家有自觉,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在社会结构当中的位置,学会思考就OK”;李健的“青春无外乎对社会抱有希望,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等。

鸡汤长啥样?

有个乞丐,他总出现在固定的街角;

有个老者,马路边是他永远的家;

有个师父,总招到弱智的徒弟;

有个修女,经常和上帝沟通人生;

有个教授,研究领域异常宽广;

有个商人,有钱了还是痛苦;

有个总裁,欲望得到了满足还是悲伤;

有头狮子,思想总比人复杂;

还有我的一位朋友,他总是犯二,说些不着调的话做些不着调的事被我拿来数落。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上面这些是鸡汤文里常见的人设。

鸡汤文还自有一套流行的格式:

标题:自编名言警句一句

正文:

1、朋友A怎么怎么样,经历了啥啥啥。

2、前阵子遇到中学同学,吧啦吧啦吧啦。

3、朋友B如何如何,最终还是如何如何。

4、总结:所以啊,我们该怎么怎么样。把标题的意思用更啰嗦的话重复几遍。

注意:1、2、3部分一定要用一种很随意、云淡风轻的口吻说出来。

再来看个实例:一个人去见重要客户,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车坏了,他就停下来为老先生修车,结果迟到。没想到老先生就是重要客户,于是生意谈成。

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灵鸡汤段子:结构上的欲扬先抑、情节上的先苦后甜、逻辑上的以偏概全、宣扬了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隐含了因果报应的世界观。这个段子实乃心灵鸡汤之集大成者,任何一个心灵鸡汤段子都可以取其中一两个特点。图样图森破的心灵鸡汤会直接把美好的结果呈现给你,说教目的太明显。高级点的心灵鸡汤讲究点到为止,回味无穷。

鸡汤为何好喝?

鸡汤文之所以有市场,正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曾经我也一度视鸡汤文为治愈良药,生活不顺心情不好就读一篇,然后所有的不如意都简化成了一个问题——我不够优秀,仿佛只要我努力了,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一个人的优秀往往是相对于某个评价体系而言的,擅长经商的人去从政可能会失败,优秀的学者在商人眼里可能是个书呆子,崇尚细节的人做管理会把自己累死,精通策划的人去做执行可能一塌糊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的天分就像树苗,习性特质各异,需要的土壤和养分也不同。

鸡汤文的危害就在于,它把人看成是一堆个性和禀赋完全相同的材料,试图用标准化的流程生产出任何想要的产品。试想,如果整天对一个人喊口号和励志,这个人就能脱胎换骨的话,那是不是传销和邪教才能办得到?不可否认,鸡汤文确实有激励人向上的作用,但是很难让人的努力持续下去。热血会凉,鸡汤易冷,能让人一直像打鸡血一样地保持斗志,只可能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勤奋对一个人的成功确实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明白这一点毫无意义,谁都知道不努力不行,重要的是找到支撑一个人长期保持斗志的原因。原因往往是他找准了自己的坐标,他的全部禀赋和技能都是为这个领域准备的。越擅长的事往往越能做好,得到的正面反馈和激励也就越多,反过来会让他越努力地做这件事。一般人都以为他在吃苦,其实人家乐在其中。一个驱动力强的人,往往不是因为鸡汤喝得好,也不是因为毅力异于常人,而是因为他开启了“做事—正向反馈—收获快乐—更努力地做事"这个机制。

然而,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埋没自己独特的禀赋和才智,既需要有自知的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运气。工地搬砖的农民工中间也不乏聪明者。如果把他们出生的时空环境切换一下,谁能断言他们中间不会产生优秀的诗人、工程师、医生或者政治家?一个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努力自然能飞得更远,但也要看命运的风把它带往何方。

毒鸡汤和假鸡汤

网络上横行的鸡汤文大致有两种:毒鸡汤和假鸡汤。

毒鸡汤总是给出一个看似简单正确但实际无法操作的解决方法,就好像你想打开一扇门,正常的做法是去找钥匙或者撬门的工具,最不济也要找把锤子,但鸡汤却告诉你一直踹门就好了,只要踹得多了门自己就开了;或者是把一切你想要但还没得到的东西归根于时候未到,坚信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有颗不争不抢淡泊宁静的心这个世界都会是你的。

这种毒鸡汤喝多了,只会让碰壁来得更加频繁,复杂的现实远非捧出一碗鸡汤就能应对。鸡汤并非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鸡汤在过分强调一方面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另外一方面。事情的解决和感情的应对,不是光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就能妥善处理,而是需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讲究方法和策略,选错了方向只会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假鸡汤则往往打着名人的旗号,实则是段子手和营销号为圈粉炮制的伪作。这些假鸡汤看似辞藻华丽,充满励志的正能量,却大都缺乏思想深度。

比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获奖致辞《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平和、理性,不谈感情,只谈专业,而在朋友圈疯传的屠呦呦获奖致辞内容却大相径庭,充满了鸡汤味道:“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一首名为《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的小诗被称为“莫言最美的诗歌”在网上热传,而事实上,在莫言获奖前,这首诗就在网上以余秋雨作品的名义出现过。走红网络的还有一篇名为《杨绛一百岁感言》的600字小文,文中不乏“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样的鸡汤文字。

喝还是不喝?

与诞生之初受到追捧不同,鸡汤文引发的争议和遭到的批评越来越多,网络上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反鸡汤的浪潮。事实上,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都有矫枉过正的嫌疑。鸡汤本身无大害,有害的是把鸡汤当饭吃,更何况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鸡汤,什么是鸡精。喝碗纯鸡汤,去趟厕所就没了;仅仅啃鸡肉,又觉得乏味难咽;有肉有汤才是上品。择而纳之,择而弃之,方为正解。

鸡汤也须智者熬,

有肉有汤才营养。

毒假横行擦亮眼,

有纳有弃方为上。

相关文章

  • 鸡汤,喝还是不喝?

    鸡汤文的起源 心灵鸡汤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丛书,内容由具有灵感和激励性的短篇故...

  • 鸡汤有毒,喝还是不喝?

    1~ 心灵鸡汤是很多人的最爱。 至少在我曾经最困难的时候,是我主动寻找鸡汤治愈了低落。 2008年四川大地震前后是...

  • 关于鸡汤,喝还是不喝?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因人,人有三教九流,段位高低,资质不同,经历阅历也不一样。所处的阶段也...

  • 鸡汤喝不喝

    每每刷简书、豆瓣的文章时,尤其会看到很多大神发布的关于读书、健身方面的文字,或记录下来或收藏起来,然后告诫自己,要...

  • 鸡汤,喝不喝

    以前的我,准确的说高中的我总是喜欢看励志的故事,看写手写的简短散文,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挫折看一段鸡汤文后所有的...

  • 鸡汤,喝不喝?

    我很喜欢喝鸡汤,无需多少佐料,少许盐,很是美味。以前是喝我妈炖的鸡汤,后来是喝我老婆炖的,喝完一大碗鸡汤之后还能把...

  • 不喝不喝,不喝鸡汤,我们喝鱼汤

    有段时间,我觉得整个人都很燥 脑细胞死了很多······ 所以我觉得,得补一补······ 于是托...

  • 那些鸡汤啊,你喝还是不喝

    近几年来,各种鸡汤盛行,蔚为壮观。 简书首页也是天天推鸡汤,而且点击阅读量基本居首,看来喝鸡汤的人还是占很大的比例...

  • 鸡汤,你喝不喝

    在我们现在看着这些文章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花费了许多时间在手机上? 我就是属于那种不知道做什么,随时...

  • 【点滴】|“鸡汤”喝不喝

    所谓“鸡汤”,顾名思义一定是小火煨出,营养丰富的独享美味。在文章里,借词发挥,指所写的内容娓娓道来,意味绵远而似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汤,喝还是不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yk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