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听了学校同事的一堂心育课说课。我们要从哪些角度来评价一堂好课呢?
首先,这堂课是否对学生有益。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对学生有帮助的课,哪怕老师素质不太强,也能帮助到学生,所谓用一点火星点燃一堆火,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为羊儿指一大片青草坪。我们的课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做学生的点灯人,这是我一直存在的理念。
其次,这课是被学生需要的吗?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恰好容易出现这类问题,班里正好有几个孩子遇到这类问题,“宽容该如何表达”据我观察,这个话题最合适在三四年级的孩子,他想与别人建立联系,但是又没有方法,缺乏这样的交往能力成为阻碍他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一道门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意识要建立这个连接,所以是必要的。
有了这样的被需要,老师就可以设计这堂课了,在这个课中,知识型和训练成为必要:我是个宽宏大量的人,该如何表达给对方呢?当然学生们也不是毫无基础的,他们的智慧就像零星的碎片,我们要做的是如女娲补天一般,把它们善加利用,再加以提升,成为可以让大多数人受益的能力。
在课中,辅导老师要做织网者:能和孩子平视,能和孩子平等对话,能帮孩子总结,能够追问发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总之一句话,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他,实现助人自助的过程。学生在分享经验的时候也在发现自我,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要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而且是一位可以分享秘密的知心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