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王少杰(一)

我读王少杰(一)

作者: 读史一得 | 来源:发表于2022-12-07 01:35 被阅读0次

    ——施福山

    早就知道兰溪有个“大堰河诗社”,且有个大名王少杰的社长。但久闻其名,直到2004年才有机缘与少杰唔谈于西子湖畔。那一次是与陈茂顺老师一起到省新闻出版局联系《兰溪市地名志》出版事宜,见面识人,他文质彬彬,一表人才,且极重乡谊,没有丝毫当官的架子。还请我们品尝了一顿杭帮午餐,美味佳肴加红酒,吃得陈老师举起大姆指,连连说味道不错。从那时起才知道他是经委工业供销公司王云明的兄弟,女埠区老领导王杰的公子。他自己则是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当代诗人。当然也联想起一些熟人,如皮革厂的赵有根、康恩贝的杨金龙、造纸厂的赵勇鹏和永进厂的方玄武等,想起了八十年代初参加兰溪文联活动的许多往事,也因此在今年初有幸被邀,参加了他们在溪西的一次聚会。

    这几年王少杰出了不少书,有诗歌、也有散文和书法作品及评论文章集。最近,出了一本题为《献给乡村》的诗集,充满乡愁和泥土芬芳,获得了众多大伽的好评,一时成了网红。承蒙他记挂,大雪来临之前一下子给我送来三本,除上述的《献给乡村》外,还有诗集《新枝旧叶集》和散文集《走读知味》。我对诗有兴趣而少研究,如渊明先生说只能“不求甚解”了;对散文却有偏爱,因为可以随时翻读而不必劳神费力。有的读一遍放下了,有的放下了又拿起,读三四遍还不肯放下的也有,因为它恰巧拨动了我的心扉,少杰的《走读知味》便是后一种。

    读《走读知味》,感到很亲切,因为书内不少篇幅是写我熟知的、或者能勾起我回忆的文章,如《外圩洲一夜》、《远去的兰江》、《老屋》、《陌上花开》、《祖母与外祖父》、《父亲的相册》、《牵手》、《酈红玉老师二三事》、《看小人书的日子》和《永远的大堰河》等。

    《远去的兰江》开篇就说:“兰江的故事实在太多,随便掬一捧,都是满满的回忆。”那个人没有回忆啊?特别是象我这样望八的老头。作者写西门浮桥,写“钻水跟斗”和横渡兰江,写兰江大桥的变迁…,无不是我从前曾经过的,至今还历历在目的故事。我六十岁退休那年夏天,浮桥上摆满啤酒摊,喝了啤酒与郑奇杰一块在浮桥门比跳水,那才叫过瘾。当然“钻水跟斗”更是我少年时代的拿手好戏,从王家码头到西门码头,号称“水鬼”的老五带着我下水摸铜,摸上不少铜钱铜板锡壶手镯,到三益堂兑钱换棒冰吃,味道好极了。而兰江大桥则是我亲眼看着它始建和改造的,因为那时我的家就在今天大桥头的建国路上。

    最感人的一篇是《祖母与外祖父》,题目怪怪的,但读毕则是热涙盈眶。文章写作者小时候住在章府里和钱业公所的经历,写吃苦耐劳的叶氏祖母,写“贾而好儒”的徽州佬外祖父,娓娓道来,是一个绝佳的中国故事。从两位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范,也看到了兰溪当年四时八节的民俗民风和老屋里的人间烟火。我想作者能有今天成就,无疑得益于两位老人的言传身教。

    《永远的大堰河》是作者文字生涯的起始和延续,写诗界巨子艾青与作者的因缘际会和大堰河诗社的来龙去脉,写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精神振奋。大堰河诗社的存在是浙江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束闪光,希望它永不熄灭,在高歌“让我们从地球出发飞向太阳…”中照亮未来。

    这本书我还在读,先在这里发表一点感想,并向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2022.12.8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王少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ci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