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张敞传》中有道:“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背后便是辞不达意的无奈。缘何如此?其中大有来头。
没人希望自己被误解,然而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这些人际沟通的达成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语境。语境包括交流发生的现场、上下文以及双方的知识背景。身在其中,我们才能更直观地理解对方的用意。
刘向的《说苑》里记载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那个开头就叫嚣“敢有谏者死”的吴王,为何能听懂少年讲的委婉的寓言故事,放弃冒险的军事行动呢?这与他所处的政治形式分不开。
楚庄王听大臣的劝谏:“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他为何能立刻心领神会?不仅因为天资颖迈,而且因为他知道人们期待自己的一番作为,所以才能立刻说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豪言壮语。
有着完整的语境,说话人才能有效传达自己的思想,否则,我们的话就变得云山雾罩,难以捉摸。记事时写人物对话,我们往往得写出说话的主语,那是因为读者并不能看到说话的现场,因此不知道说话人。一个外行去听专业的学术讲座,少了知识背景,那势必云里雾里,不知所言。没有有效的语境,说话人往往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其实,除了语境,说话人还可能面对表达上的种种限制,导致“辞不达意”。常见的一种限制就是断句。古人行文并无句读,而这就成了“辞不达意”的一大原因。
有这样一则故事。据传明代画家徐渭生活困苦,曾长期寄宿。主人对此感到厌烦,就趁着一个雨天,写了张字条,下了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主人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不料,徐渭却改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意思一下就反了过来。
至于出土文献,其中的断句问题更是复杂。例如那玄之又玄的《道德经》,语言本已晦涩难懂,句读则更添一层神秘面纱。第一章的句子:“故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王弼等断为“故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而后世苏辙、王安石等则断为“故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一点之变,而意义迥然。
除了句读,行文时还会有诸多其他限制:文体限制、社会环境限制、读者水平限制等等。拿到一篇只能为圣贤立言的八股文,纵是才超子建,文逮退之,恐怕也难有什么发挥,也遑论真的做到“以辞达意”了。
语境、句读、文体、社会环境......种种因素都可能阻碍说话人或撰文人的表达。“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这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实实在在属于表达者的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