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个人反复抱怨,原因只有一个》,里面提到了“核心情绪”这个词儿,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情绪还有核心一说。
文章分四个小段阐述了这个问题。
1、一个倒不完的垃圾桶,说的是一个人跟她的朋友抱怨她工作上遇到的事情,可是每次讲的时候,总是讲一半儿,或者是讲一个开头,然后就开始自我反省,说自己负能量太多,说自己不应该那样,然后说着说着又开始抱怨,抱怨一段儿,又开始反省,循环很多遍,到最后也没有把整个事儿说完,总是留一半说一半,说一半反省一半儿,到最后,坏心情还是坏心情,坏情绪也没有抒发出去,还总是纠结这个问题,反而搞得她觉得自己天生爱抱怨,搞得朋友也很烦。
2、不停抱怨的背后,是不被看见的「核心情绪」,这段讲了这个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她没有好好地与情绪待在一起,她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释放出来,当她讲到一半儿的时候,觉得这个事情令她很羞耻,或者是不好意思,她就收了回去,反复如此,就像倒垃圾,她倒出来一点儿,收回一点儿,再倒出来一点儿,再收回去一点儿,到最后,其实,垃圾还是原来的垃圾,还因为她这个反复的过程,反而搞得自己很疲惫。
接下来这段内容还列举了另外一个小故事,隐藏着的核心情绪,一个女孩和男友分手了,她反复不停地控诉着男友的做法让她愤怒,让她不满,越说越愤怒,越控诉越不满,直到文章里的作者引导她,她男友的做法确实很伤人,让人难过。引导她开始讲述自己的难过,释放自己的伤心,她的情绪才真正释放出来。
3、减少评判,情绪才能更快过去,一个小故事,一位司机大叔,很乐观豁达的一个人,却因为一件小事儿跟酒店的服务员吵架,当然,责任肯定在服务员,但是事儿真的很小,旁人都在劝,退一步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可是大叔仍然跟服务员理论,强烈地表达了他的不满和生气。过后,这位大叔就把这段不愉快抛在了脑后,高兴地与人分享着让自己开心的事儿。大叔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刚刚不快的情绪,已经被他发泄得一干二净了。
4、「与情绪同在」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段内容告诉大家要勇于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管它是什么,都要允许它的存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作者还举了一个小例子,他的一个朋友刚开始的时候,就让自己的情绪顺气自然,该抱怨就抱怨,该生气就生气,该骂就骂,可是事情却不会耽误,为所当为,该做的一定做好。随着朋友能力的提升,怨气也就越来越少了。
很喜欢这篇文章,觉得这里边说得太对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很大一部分是内心的情绪没有真正释放出来,或者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在意的究竟是什么,总是喜欢自以为是或者一厢情愿或者自我安慰,搞得自己很累。
文章最后分享了一首诗,很喜欢,摘抄下来分享一下。
《客栈》——鲁米
每个人就像一座客栈
每天清晨
总有新的客人光顾
喜乐、沮丧、卑劣
尽管它们可能满怀忧伤
尽管它们疯狂地洗掠你的房间
拿走家具中的所有东西
但是——
无论来的是什么客人
都要心存感激
因为每一个
都是来自未知世界的向导
此文非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