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学科素养的“毕业最低限度”

语文学科素养的“毕业最低限度”

作者: 吾维尔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00:43 被阅读0次

    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毕业最低限度”

    ——读叶圣陶《关于国文的学习》之一

                                            罗小维

            叶老《关于国文的学习》,写于1931年1月。二十世纪三十年之初,语文设立学科不到二十年。对于国文的学习,本文的思考和探索,无疑是有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是那个时代整体的局限,而叶老的思考和探索,却是超越那个时代的,文中的诸多内容和可贵观点,迄今依然不失鲜活之处,对照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去思索去分析,对于我们依然有新的感悟和启发。

        《关于国文的学习》叶老应《中学生》杂志约稿而写的“命题作文”,正如叶老开篇引言中所说,“这题目范围实在太广了”。如此宽泛的题目,叶老依然遵题而作,虽自谦“老生常谈,择要选取”,实是循循善诱,举重若轻。除了引言,全文主体三个部分:“中学生应具的国文能力”“关于阅读” “关于写作”,主要是从学生学习国文角度来阐发自己的语文思想和学习建议,凡17页16000余字,篇幅宏大,内容丰富,考量作为语文老师的读者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阅读后粗浅的感觉,叶老此文,几乎涵盖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虽然迄今已是八十多年,教学教研和评价指导等方面,依然具有学科教学圭臬价值,其中不少建议和主张,是今天语文教学中正在不断尝试和深化,如“群文阅读”与“整本书的阅读”;如经典篇目阅读的“学习任务群”的提示与建构,这在2017年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开始明确提出来,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叶老对于语文学习的前瞻和远瞩,由此可见一斑。

            从发表在《中学生》杂志和题目“关于国文的学习”来看,本文读者对象,似乎应该是中学生。但对于我们语文老师,可能更应该认真阅读,深入学习,细细研究。

          《关于国文的学习·中学生应具的国文能力》这一部分,叶老在表述谈国文学习法和国文程度之前,颇为动情的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中学生”:

            “他能从文字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是一个中国人,能够知道中国文化及思想的大概。”

            “他又是一个世界上的人。一个二十世纪的人.....”

          “中学毕业生是知识界的中等分子......”

            叶老首先提醒我们,国文教学首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感情、应该了解中国文化及思想的人,“目中有人”,以生为本,应该是语文教育者首先应该树立的理念。“世界的人,一个二十世纪的人”,意味着国文教学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应把学生囿于书本和传统。中学毕业生应该定位于知识界的中等分子,这于教育发达的今天也许是过高的要求,但应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和目标。总之,叶老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应该牢记,始终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不是过多的看重分数名次或其它。

            当然,“树德立人”不是语文学科的专任。那么语文学科于育人所特有的任务是什么呢?叶老明确表述:“知道中国的普通成语与辞类,遇不知道时,能利用工具书自己查检;”——知识积累和使用工具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他不必一定会作诗赋词作小说剧本,却能知道什么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并能加以鉴赏.....叶老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中学阶段国文关于文学的教学,不是培养作家诗人,而是培养学生能够明确文体知识和特点并具有相应的鉴赏能力。这对于中学语文的文学作品教学,提出了明确而清晰的指导方向与教学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叶老提出了中学生应该精读、略读名著的数量和程度,对语言文学、学术文化等有简括或了解,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字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等要求,这些“最低限度”的要求,与当今课程标准的表述不完全一致,还有随着时代变化的理念的差异。但其作为学科教学要求的内涵,却是相通的,其中一些要求还略高于现代初高中语文教学。如高中国文毕业最低限度,表达上要求用“简易的文言文作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初中国文学科毕业的最低限度“能以语体文作充畅的文字,无文法上的错误”,写作以此作为“毕业最低限度”,足见叶老对于写作的重视,这也给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树立了标杆。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但在阅读和写作上,应有足够的毕业最低限度,这是语文教师们应该自动对标反思,在课程内容安排和实施上需要具有学科“学科毕业最低限度”。

            对照思考之后,感到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是以中考或高考的分数来作为“最低限度”,是以“分数”“排名”“上线人数”“学科有效分”等指标来衡量和评价,至于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最低限度”,我们已经顾不上了,我们自己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究竟如何,我们来不及、基本上也不愿去多想了。

            语文老师,如何超越考试,让班级既有一个可观成绩,让学生也有足够的素养,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突破的瓶颈。这需要我们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以生为本,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作为语言文字学习的专任职责,心中铭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毕业最低限度”。

                                        (未完待续)

                                              2018年2月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学科素养的“毕业最低限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fs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