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作者:【美】苏珊.伍德福德
译者:钱乘旦
豆瓣评分:8.9分
我绝对是一个艺术的门外汉,为了旅行的缘故,我很想了解一点关于艺术的知识,这样让自己在参观各种博物馆时不至于完全一头雾水。而这套书《剑桥艺术史》堪称最好的艺术引路人,我个人比较喜欢系统性比较强的书,这样可以有一个整体的概貌,更有助于理解细节。好了,今天我打算说说我刚刚看完的《古希腊罗马艺术》
关于作者
没想到这本书和《绘画观赏》是同一个作者,:苏珊.伍德福德,这两本书看下来,我超级喜欢她。也许是女性的原因(我猜测她是一位女性),非常细腻,剖析作品丝丝入扣,从细节入手,尤其擅长对比,把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就算艺术这样感性的东西,在她笔下却是深入浅出,非常易于理解。
时代的变迁:从希腊文明到罗马文明
这本书讲述了希腊文明、希腊化时代自己罗马文化三个古文明时期。
希腊文明起源于“麦锡尼文化”,以公元前8世纪的《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荷马史诗为代。
随着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远远传播到东至印度西部,西抵阿尔卑斯山南麓地区,地理扩张极大地改变了希腊文明的特征,因而进入“希腊化”时代。
罗马在逐渐强盛的过程中,先是向埃特鲁里亚人学习,其后又从希腊人那里吸取教育益、接受灵感,吸收希腊化文化的因素,再和自身发展完善的组织与军事才能参杂起来,于是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罗马文化。
三个时代的剧烈变迁中,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分分合合,战争此起彼伏,但是,人类对艺术的崇拜与追逐却从未停止......
古希腊雕塑
希腊艺术是按照下面这种模式发展的:改变、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出新问题
古希腊人有两项技能,使他们名垂千古。这两项技能就是:写作和雕刻。本书着重介绍了古希腊的雕塑。
古埃及雕塑千年不变,与此同时,希腊艺术家却不断的尝试,“改变,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出问题”,在大约200年的时间里,从最早的《青年男子像》开始,从直立对称开始,通过修改比例、线条圆处理、修改头发、扭头、侧重心、四肢运动、打破对称,到最后的对立平衡,不断地迭代,终于产生了完美的古典作品《持矛者》。完成了从上古时期细心的对称模式,发展到古典时期的动态对比模式。
每一次改变,都是希腊人的大胆尝试,回过头来看,不知道有多少次的失败才会带来最后的成功。希腊人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完全不能用“创新、突破”这样的现代字眼来阐述。
希腊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致今天我们在各大著名博物馆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抑或复制品。
从现代回头看,对于这些古典的作品,技术上肯定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在我们门外汉而言,却常常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也许,现代技术可以做出一件技术完美的艺术品,但是,一件久远的存在瑕疵的作品,因有岁月的侵润,会变得有灵魂。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出现了三个潮流:
1.主题的扩展,包括男性裸体和女性裸体,希腊人和外国人,理想中的青春男女,极老极幼的人物等等
2.感情的深化,尤其注重刻画痛苦与灾难,用脸部的表情、衣饰的飘卷、身体的姿态等戏剧性的加以表达
3.形态的创新,包括多角度的、扭动的身体,以及不用其他东西支撑的复合群雕等等
古罗马建筑
与罗马人的成就相比,“无聊的金字塔和希腊人无用但有名的艺术品又算什么成就”。
罗马擅长组织和建筑,但对希腊的艺术与文化甘拜下风,罗马人吸收希腊化文化的因素,再和自身发展完善的组织与军事才能参杂起来,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广辉文化。
在罗马的建筑部分,后世对罗马市政解决供水问题的评价如下:与罗马人的成就相比,“无聊的金字塔和希腊人无用但有名的艺术品又算什么成就”。
在这里很惊喜地看到了西班牙塞戈维亚大水渠,这也是古罗马人的杰作。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西班牙之行,当我们开着车远远看见这座2000年前的壮观的大水渠时,真是激动万分。最奇特的是,整个水渠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完全靠力学结构挤压而成,至今依然非常坚固!
后记
全书看完了,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从古希腊开始,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2000多年,不断被超越,但从未没忘记,更不会被遗弃。相反,古希腊罗马的那些雕塑,那些建筑,永远铭记在人类历史的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