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51951c3539d34cb9.png)
身边有几个朋友,在毕业的时候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
工作几年要考下什么证,要工作后修个在职研究生。最近相见吃饭,席间吐槽老板与同事的不好,我问她们,你们在职准备的怎么样了,考哪儿呀?她们都无一例外的一怔,说工作好忙,等过段不忙了就准备。
她们已经对现在的生活习以为常。曾经以为在那样一个单位自己会受不了,想去一个更好的公司,然而慢慢的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嘛。
回想一下自己,你对身边的什么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却早已经习惯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8e826d62d738ffdf.png)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个同学从小就晕血,结果高考录取到了外科专业,多年后他已经是一名知名的外科医生了,娴熟的穿梭到手术室中,小时候晕血的经历也早已淡忘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人有很强的适应性。
不要以为你现在对某样东西非常满意,就认定你以后也一定会因为这样东西而获得很多快乐,例如婚姻,工作。也不要以为自己对某项东西不满意,以后就一定能通过努力跳出来。
正如当年的高考,你是不是没有考到理想的学校?你是不是想着没关系我还可以考个研究生?那么现在,你又在为考研究生做什么样的努力呢?
从经济学上讲,这种情况叫做适应性偏见:人们常常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因此高估一些事情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的影响。
从一个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创造的小环境,我们不愿意跳出舒适区去追求进一步的进步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正常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适应性,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追求那些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长久快乐的东西,结果却未必能如想象中那么快乐。
比如房子问题。
你总以为自己从60平搬到80平就会很舒适,从旧房子到搬到新房子就可以快乐。刚买来房子搬过去的时候,是可以快乐那么两天,觉得房子真大真舒服,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呢?已经适应了房子大小的我们,又觉得80平也就是那样,在这里长久的住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回过头看看,还有十年的房贷需要还,但是新房子为你带来的快乐却远远不够十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b43720d2c68b5d4e.png)
明白了适应性偏见,我们要做什么呢?
(1)要跳出舒适区,不断提醒自己做出新的尝试,不要被身边安逸的环境所限制。
(2)在决策的时候,要注意到人本身固有的适应性能力,不要把注意力仅仅放在那些物质东西上,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之后,更关注身心相关的东西,把钱用在能给你带来最大快乐的地方。
愿可以带你跳出适应性偏见,做个幸福的人。
我是灵姗,管理研究生在读,误入文科的工科女生。
在500强外企搬过砖,也在咨询行业有超赞的实习。大学生活,实习经验,成长思考,阅读笔记,走心的故事,和你一起成长。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