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教学案例中,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该问题,以前从未见过、学过、做过类似的题目。这样能够确保,我们看到的解题过程,均来自孩子的独立思考,而非回忆所学、套用所学。
(一) 教学案例
学生情况:
怡凝,5年级、女孩,在健康数学学习3年。
题目文字:
把40块巧克力放入四个盒子中,要求四个盒子中装的巧克力数量各不相同。已知最多的盒子装了13块,那么最少的盒子最少可以装几块?
学生解法:
(1)13×4=52(块)
(2)52-40=12(块)
(3)13-12=1(块)
(4)13-1=12(块)
(5)13-2=11(块)
(6)1+2+1=4(块)
(二) 思路解析
可能很多读者,并没有看懂孩子的解法。那么先来讲述下孩子的思路。
整体思路:
先让所有盒子都为13块,再通过调整各个盒子的块数,符合题意的同时求解答案。这是典型的探索与推理相结合的解法。
分步思路:
第一步:13×4=52,求的是如果每个盒子都是13块,那么一共有52块。
现在四盒数量分别是:13、13、13、13
第二步:52-40=12,求的是一共就只有40块巧克力,按照上面假设会多出来12块。
第三步:13-12=1,让前三个盒子保持13块不变,那么第四个盒子减少12块后,还剩1块。
现在四盒数量分别是:13、13、13、1
第四、五步:13-1=12、13-2=11,是让第二个盒子减少1块、第三个盒子减少2块。变成想要的12块与11块,来符合所有盒子数量都不一样多的题意。
现在四盒数量分别是:13、12、11、1
第六步:1+2+1=4,将第二、三两盒拿出来的巧克力分给第四盒,就是最终第四盒的数量。
现在四盒数量分别是:13、12、11、4
(三) 老师点评
能力点评:
这道题,最佳的思路,是直接用推理,一步就解决了。(40-13-12-11=4)
孩子用先探索、后推理的思路,确实想的复杂了。但这是好事,这代表:
1、孩子在这道题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没被束缚;
2、在孩子的解答过程中,探索能力(第1、2步)、调整能力(第3、6步)、推理能力(第4、5步),都有体现,这些能力会让孩子能够解决诸多陌生的题目;
3、孩子领会更简单的思路,会很容易。(事实也如此,课上有同学讲解了更简单的思路之后,孩子秒懂)
也就是说,孩子把问题想的复杂,有时候恰恰说明孩子的实力更强。想的复杂都能解,那么简单的思路就更容易领会了。
问题点评:
如果遇到孩子把问题想复杂了,怎么办?
1、确定想法的来源
要先判断一下,孩子的想法,是在回忆以前学过的思路、还是随便猜的思路、还是自己思考的思路。
如果是回忆的,这里不提;如果是猜的,要放弃;如果是自己思考的结果,那无论想的对与错、无论多么的复杂,都是好事。
2、了解孩子的思考
如果是孩子思考的结果,那么要做到的,一定是先了解,孩子是怎么思考这道题的。
如果没有理解,那就让孩子讲解;如果孩子讲了也不理解,那么就向专业人士求助。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的,一定要放弃给孩子讲解。否则讲解的内容,是对孩子思考的束缚。甚至可能伤害孩子的思考意愿与思考信心。
3、给予正面的反馈
只要是孩子的思考、并且理解了孩子的思考,那么无论对错,都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
如果想对了,那么在肯定孩子的思考后,可以试着询问下,看看孩子能否想到更简单的思路,甚至讲解一下更简单的思路也可以,但要做到的是不强求。
如果想错了,那么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思考,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就是好的;另一方面要针对孩子思考过程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反馈。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应该改善,但也要做到不强求。
有些家长(或老师),会在孩子思考错了的时候,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思考,讲解跟孩子思考没有关系,但自己认为特别好的方法。这是对孩子思考的极大否定,是对孩子的思考意愿、思考信心、思考能力、数学能力的致命打击。很多孩子都是在经受了数次、数十次这种经历后,被迫无奈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走上了记忆、模仿学数学的道路。当然也有些孩子,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思考,但是被无情的贴上了“不开窍”、“不长记性”的负面标签。
【结语】
教育,教是方式,育是目的。如果不教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思考、更好的成长,那么我们就应该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教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