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的后半部分, 主要和我们分享了做读书笔记的一些方法,还有他的一些功效作用.
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 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读剩下的部分,会比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的更深刻.
在做这一章的读书笔记的时候,我就遵循了作者提到的这个观点.篇幅过长或者是因为理论概念过多,等我们阅读完一个章节,或者一个段落篇幅的时候,往往可能会遗忘前面的部分, 而后面的内容恰恰是和前面相互呼应的.再加上我们的主观记忆,因此,就会造成我们很多时候越看越累,越看越烦.
其实在这个时候,看完一部分内容后,关上书本好好的思索一下,整理下内容,或者是写一下前面的读书笔记,重新回顾一下,会能够更加强化你的理解.
同时,和前半章节提到的一样,"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不但能够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能够提高和锻炼我们的文字和语言水平,积累知识量.
美国广告大师在"创意的生成"书中介绍了一个观点,"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而读书笔记,正是我们所记录的元素.在之前学的一本书"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中同样提到这个概念,我们把随时随地搜集到的信息,通过工具进行记录,规划时间进行整合.从而激发我们新的灵感.
而读书笔记的功效也是如此,我们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如果主观的写,会带上很多自己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内容. 并且带上很多自己的感悟. 而当我们重读的时候,时间不一样,我们的心境和成长也不一样.对此的感悟也会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会重新拿起.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读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方法.
但是,在现在的的阅读中,是否真是这样呢?一本几千字的道德经被世人转诉.每个人编译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进一层理解的概念.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概念适用他.但是,我们现在的书,基本都是口语化的.是否需要重读.所以,读书笔记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拿起读书笔记的时候,以不同时段的思维看内容,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带着问题重读那是不一样的体验.
在书中的后半部分,介绍了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比如如何在书中如何迅速找到做标记检索,通过数字化检索,设置笔记种类,笔记以书名标题等,其实这些我们现在的互联网社会,都可以通过云笔记来实现.
我们不考虑购置笔记本的经济费用,也不考虑笔记本的空间存放因素,更不去考虑笔记本存放时间的因素.单单检索速度和信息整合来说,实体笔记本远远不及云笔记来的快捷便利.
但是和本书开篇写的一样,写下来才是最真实的,书写的过程,本身就不敲击键盘的过程更能让我们去加深理解.
最后,让书读百遍不再是口号,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感兴趣的问题时不要无动于衷,应该马上寻找.在参考读书笔记的同时,回想当时的思路,再与现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较,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让书融入自己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