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务培训结束后,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喊几位年轻人谈心。
领导站在讲桌前,问了大家一个貌似奇怪的问题:你想不想当联合国秘书长?
大家先是一阵蒙圈,然后陆陆续续回答:想!
领导颔首微笑,再次发问:那为什么你成不了联合国秘书长?你与联合国秘书长的差距在哪?
有人说是外部机遇,有人说是家庭背景,还有人说是智商和情商。
或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但问题的确引人深思。小编看来,最关键的不是差距在哪,而是如何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
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很困难,那就想方设法成为国家级秘书长;如果成为国家级秘书长很困难,那就想法设法成为省级秘书长;如果成为省级秘书长很困难,那就想法设法成为地市级秘书长......一步一步缩小目标,然后反过来寻找差距。分析自己与地市级秘书长的差距在哪里,然后通过自我提升和学习,先成为地市级秘书长。成为地市级秘书长后,再分析自己与省级秘书长的差距在哪里,不断完善提高,再成为省级秘书长,最终成为联合国秘书长。
虽然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但自我成长的过程大致如此。
很多未成功的人都会好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这种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如何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
牛顿曾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在天才看来,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基因更重要。到底哪个更重要,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多时候,1%的基因远比99%的努力更有效。努力固然重要,但所谓的努力只是在现有的基因框架内瞎折腾罢了。勤能补拙的说法确实好听,但丝毫改变不了天生愚钝的事实。
还有种被普遍认可的说法是X二代更容易成功。家庭条件好的人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资源,能去最好的学校读书,在未来创业或工作时也能得到父母的金钱和资源支持。虽然有很多调查证实:60%-70%的成功人士来自于普通家庭,但这也不能掩盖家庭背景给个人成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和处于同一层级的人相比,差距来自基因;和处于不同层级的人相比,差距来自环境。基因本身就是一种差距,而环境更放大了这种差距。
聪明的人总擅长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既然基因和环境都无法改变,那就想法设法改变自己。多去观察优秀的人,分析他们的做法,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向优秀的人看齐,不断弥补差距,从而快速实现个人提升。
根据小编多年的观察总结,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具有以下4种能力:
不畏惧失败
当一个人面对失败不害怕,愿意绝地反击,就有了东山再起的能力和机会。俞敏洪高考三次,才考上了北京大学;马云高考数学只得1分,仍然可以创办阿里巴巴集团;韩寒未参加高考,却成为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当你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后,成功才更有味道。
时刻自律
自律就是能够抵制诱惑,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律并不意味着孤独或者不合群。自律的背后是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自律的好处是能够坚定不移地排除各种干扰,朝着设定的目标一路前进。
注重自我学习
学习是和别人拉开差距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俗语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8小时以外。业余生活最能提升个人水平,但学习无处不在。学习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读书、听课、倾听、聊天等都能让自己快速获取知识和经验。其中,读书效果最佳。通过读书,可以去了解各种新的思想、创意和经历,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使自己的领悟、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创新思考
创新往往意味着对过去的否定和批判。一个人如果自我满足,通常会止步不前,或者拥有一份舒适就再也不去思考其他东西。有时候太舒服了反而不好,要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以创新的态度进行积极思考,走向新的陌生领域来证明自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功。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为更美好的生活去努力。哪怕成不了联合国秘书长,至少我曾经努力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