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雪莱有一首诗《世间的流浪者》,里面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疲倦的风呵,你漂流无定,像是被世界驱逐的客人,你可还有秘密的巢穴容身,在树或波涛上?”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富争议的作品《洛丽塔》,里面也有一个流浪者的形象——亨伯特。
常人听到这个名字,大概想到的就是亨伯特与洛丽塔的不伦之恋,以及书中充满情欲的句子。毕竟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你往搜索引擎里查《洛丽塔》,里面有百分之五十的内容都是跟色情有关的。许多国家甚至还因为书中过于露骨的描写,将其定为禁书。
但同时他在文人圈中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伦敦在《泰晤士报》中称《洛丽塔》是1955年中最佳三部小说之一,并上了《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排行版第一名。
是什么让这本书的评价如此分裂?
我想大概是纳博科夫利用了情欲的外衣,探讨了许多深沉的命题,而开头我所提出的的“流亡”就是其中一个。
亨伯特在年少时期经历了一场失恋,他的初恋安娜贝尔在一场风寒中去世,这件事情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此便患上了恋童癖。他一度辗转于精神病院间,依旧毫无效果。
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他先后找了两个女人。
第一个是瓦莱里娅,因为她喜欢模仿小女孩的神态,恰好符合亨伯特对于“儿童”的偏爱。但结婚后,他发现瓦莱里娅其实是个非常庸俗的女人。虽然有小女孩的外壳,但内核早已经被生活所改变,丝毫没有他初恋身上那股干干净净的少年气。在一起四年后,他们就离婚了。
第二个是洛丽塔,他们相遇的时候洛丽塔才十二岁,刚好跟他的初恋同龄,是一个真正的少女,这下大概就能满足亨伯特了吧!亨伯特一开始确实也迷恋上了洛丽塔,将自己对初恋的感情投射在了洛丽塔身上,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和她独处,甚至为了达成目标,不惜和她的母亲结婚。
可真正发生关系了之后,亨伯特不仅没有获得快感,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虽然洛丽塔是一个小萝莉,但她不是安娜贝尔,永远也替代不了安娜贝尔。
而且因为他和洛丽塔发生关系的缘故,洛丽塔的整个童年也毁于一旦,“被性侵”这件事将永远成为她心中最深的阴影——最后她宁愿和一个聋子过着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和亨伯特待上一秒。
这时亨伯特才幡然醒悟——因为自己的私欲,竟是对洛丽塔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为了补偿洛丽塔,他杀死了伤害过她的奎尔蒂。但是从侧面来看,亨伯特杀死的其实是曾经伤害过洛丽塔的那个“自我”。
最后他被抓进牢狱,在狱中因病去世。
至始至终,亨伯特都在为寻找那份珍贵的初恋而努力,明知自己的初恋安娜贝尔已经去世,再也回不来了,却不愿意就此放下内心的执拗,大概是应了村上春树的那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安娜贝尔的死在亨伯特的心中在内心留下了一个坑洞,永生不灭。就像电影《情书》中的男主藤井树因为年少时的一场暗恋,所以后来找了一个和暗恋对象长得很像的人一起生活。
他们都是执着到骨子里的人,终生只能做一个流浪者。
02
如果要说亨伯特是精神上的流亡者,那么创作出《洛丽塔》的纳博科夫,便是故乡中的流亡者。
纳博科夫出生在俄国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中,从小衣食无忧,拥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童年。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在他18岁时,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灭国,一切在旦夕之间烟消云散。故国故乡都没了,再也没法跟别人说“我是俄国人”了,生命中的家国认同消散了,也就是说“失去了根”。
以后,只有回忆。
为了生存,他们一家人只好跟着逃难的队伍来到了英国,从此也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
但在那样的战乱年代,哪里都不是安生之地。在1922年的时候,苏联建立,他们又辗转了德国,可德国也不能保护他们。在德国柏林,他的父亲被俄罗斯君主制主义份子刺杀。在1940年,德国更是爆发了纳粹祸乱,到处都是被抓的犹太人,他的妻子还因此丢掉了工作。
纳博科夫只好离开德国,移居到美国生活。
直到1955年出版《洛丽塔》,使他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才终于又能回到欧洲。
到1955年的时候,他已经是56岁的高龄了,一般人到这样的年纪了,更多地会想着稳定,大多不愿意再变动,而纳博科夫还是选择了回到欧洲。因为在其他族群内部,他始终是“客”,不是“主”,也就是说,他始终无法成为某一个国家的共同体,或者说他拒绝成为共同体,他有他自己的骄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是没有安全感的。比如电影《春光乍泄》里的同性恋人何宝荣和黎耀辉为了躲避众人的口诛笔伐,从香港逃到同性恋合法化的阿根廷,但在阿根廷的生活却是被整日的争吵填满了,何故呢?因为缺少归属感。豆瓣上有句影评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感觉:“他们是漂泊的,甚至可以说,是边缘的,从香港到南美洲,他们有着厚重的无根感和疏离感。”这句话用在纳博科夫身上也很合适,所以才拼了命地要回到欧洲。
因为欧洲,至少是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不用再看着“我在这头,家在那头”;至少可以说“我是欧洲人”了,而不用面对别人的“你是哪里人”的询问蓦然失语。或者他也在心里期盼着,哪一天能够看到俄国复国。
只可惜,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都没能看到俄国复国。他依旧是一个异乡人。
03
虽然纳博科夫一生中走走停停,无法回家,但正是这一段流亡生活,使得“流亡”深深地烙在他的骨血里,为传世之作《洛丽塔》打下了基础。
这,也是一种美吧。
网友评论
第一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七月初,当时本来想和《春光乍泄》联系起来写成一片关于流浪的文章,后来担心口子撕太大,合不起来,再加上它的定位是书评,于是就作罢了。但写完之后心里挺惭愧的,自己居然是有点同情亨伯特的,所以才有了上一篇读后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