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两个政党在竞选中总是处于并驾齐驱的状况, 第一次估计的结果出来, 两党均有获胜的机会。然而6个月后, 即在大选前的两个月,基督教民主党与另一个党获胜的可能性是4:1, 这对基督教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胜利期望升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大选前的最后两周, 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4%的选票, 社会民主党失去了5%的选票。 在1965年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以领先9%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竞争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势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发展过程。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出现一个问题团队意见的最后决定可能不是团队成员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的主流思想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 然而, 有时候,主流思想所强调的东西,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东西。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 少数有可能屈于“主流”的压力, 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心口不一的现象。
可以特立, 但不要独行
我们在生活中, 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有熟悉的, 也有陌生的;有和善的, 也有刁蛮的。而一个人不可能与所有性格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那么, 究竟该如何与人相处呢?既要融到大家的队伍中去,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不在人群中迷失自我。
透过我们身边的一些“沉默的螺旋”现象 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学会更多为人处世的方法。让“螺旋”在“沉默”中上升,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特立但不独行。
第一,要尽量融入到积极的环境中如果身边的人都勤奋好学、朴实稳重 那么, 自己作为一个随性的人,就要尽量融入到这样的氛围当中。因为,这种主流的行为会给你带来积极的影响。其实, 这就是典型的沉默的螺旋。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围人的行为将极大的影响到自身。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 自己也不甘居人后;看到大家都在玩耍,自己也不愿意孤单独处。长此以往,沉默的螺旋就会带动你成为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员。
第二,要勇于在消极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独特性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环境会带来积极的影, 有的会容易把人引向歧途。面对身边的不良的环境氛围,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中挣脱出来。例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周围的同学却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在吃、穿 玩上面有大笔的开销,甚至荒废了学业。 当意识到身处的环境对自己有消极影响的时候,就不要一味地迁就所谓的“主流思想”了,从小的范围内走出来, 你会发现,还有更大的更好的环境可以去融入。
第三,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地进入某个环境中
每个人的思想和心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成熟。 对于有些问题,就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要正确地进行取舍。 也有一些问题,无关紧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为了迁就某一方而委屈了自己的心意。比如,身边的人可能在奋斗了多年之后都成为了有房有车一族,而自己却还在奋斗的路上缓步前进着,这时,不可能因为要进入所谓的“主流社会”而背负大笔的贷款去买房买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等到资金积攒够了,为了方便生活,自然可以购置,还没达到那个经济水平, 也同样可以生活得轻松愉快。 面对物质财富,顺其自然最好,不要过于计较。
生活中的沉默螺旋随处可见,有积极的方面, 也有消极的方面。其实,沉默的螺旋这个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要看懂得它的人如何利用,从而让它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如果只是盲目地人云亦云,那就将使自己变得平庸无奇,失去自身的独特性。 因此,要跳出沉默的螺旋, 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百家争鸣的局面, 聆听反对者的声音, 让真理越辩越明。 所以, 在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融洽相处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培养自己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凡事三思而后行, 不要被别人的言行左右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正所谓“有主见才有魅力, 有决断才有魄力”。 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 宁做独树一帜的雄鹰,勿做人云亦云的鹦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