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了两周,孩子改变了吗?不,问题问错了。我们应该要问的是:父母改变了吗?
两周践行成果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我在系列的第一篇中定下目标: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对内自尊、独立,对外自信、稳定的人。但要达成这个目标,只能先让父母本身成长为一个健康,对内自尊、独立,对外自信、稳定的人。下面是这两周践行以来的几点收获:
01 父母要具备不断成长的心智模式,不断学习和改变自我。
02 积极学习育儿理论和方法,更新迭代,整合优化。
03 从现象出发,努力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04 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套路——四个方法。
四个方法
要解决问题总得有个套路,我的套路参考自数学家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理解题目,拟定计划,执行,回顾”。对应到育儿中的四个方法就是:直面问题,解析问题,设计方法并执行,回顾及反思。
01 直面问题
为什么要用「直面」这个词?因为父母在育儿问题上更多采用的策略是「逃避」。
孩子玩手机越玩越多,不管了,反正都要玩的,正好乐得清静;
孩子又发脾气了,不理他,他累了自然会停的;
孩子恶作剧,明明不喜欢,却只是默默承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觉察到问题,但却很少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找不到原因要么就是逃避,要么就是用权威法让孩子直接服从。
面对问题不逃避,父母才能成长。
02 解析问题
不再逃避问题之后,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问题,因为问题背后的原因总是复杂的。
例如,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而且还越玩越多?因为手机所给予的反馈非常快速,而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大部分的儿童游戏都是这样:孩子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操作(点击,划动),游戏就会给出反馈:赞扬或礼物。
看似孩子通过玩游戏毫不费力地“掌握”了许多知识(数字、字母、汉子等等),但却严重剥夺了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关于这一点以后还会有具体文章)。
孩子手机玩得太多,并不全是父母管教不力,更大的原因在于手机本身的设计。如果能够看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单纯地制止孩子玩手机并不能真正帮助他戒“瘾”(他会在没有限制的环境中更疯狂地玩),我们需要更好的并且更有效的办法。
03 设计方法
「我信息」是PET里父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一个沟通技巧。
使用场景:当父母在问题区(有情绪)时
通用句式:事实 + 感受 + 影响
我们在实践时发现,我信息常常不能发挥作用。孩子要么忽略你的信息,要么听完了直接进入到问题区(情绪被激发)。
有一次,小思在家里玩,突发奇想就拿着一把剪刀往天上扔。当时我正好在他旁边,我一下子就把他拉开,当时很想发作,但及时控制住了自己。我对他说:“小思,你刚刚这样把剪刀往天下丢,吓死爸爸了,万一剪刀掉下来伤到你那怎么办?”
在以前,小思可能会直接回应我“不会伤到的”,又或者是“爸爸不吓死”(直接换成否定句)。但这一次他沉默不语,默默地把剪刀收了起来。
我意识到,我信息之所以会失效,有可能是因为某些时候我们的感受其实不那么强烈;又或者孩子做的那件事,根本就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实践过后,我们细化了我信息的几个原则:
01 要完整,必须清晰感受和影响,找不到但又有情绪时,启动反思。
02 要先行,平时多接纳孩子,孩子才能学会接纳父母。
03 要耐心,孩子需要适应,父母需要练习。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设计方法的意义是:既要学方法,更要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细节上的调整。
04 回顾及反思
每天晚上孩子睡了之后,我和队友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坐到一块来讨论。
今天又发生了什么觉得不太顺的事情?
事情发生时谁在问题区?
当时自己是怎么处理的?
现在有什么感受?
今后应该怎样处理同样的事件?
通过回顾事情的始末、各自的感受、头脑中的评判,等等,我们常常会发现,导致关系改变的关键点总是在自己身上。因此,我们也得到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一个原则
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如果直接去制止他、纠正他,那「制止」、「纠正」的这个行为90%都会是错的。理由有三点:
01 行为是结果,背后的原因常常很复杂,直接纠正结果并不能消除原因。
02 原因问题没有解决,有问题的行为就会一再出现。
03 纠正行为,会导致更多的有问题行为,父母的效能感变得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关于“重磅系列”
想起来,我们一家三口生活的日子才开始了不到三个月。在之前,孩子已经形成了很多有问题的行为模式。现在正是一个让他重新适应,形成新模式的阶段。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会遭遇各种情绪。也许,诚实地,安心地做好自己,是在「原因」上能做出的最好的努力。而对于「结果」的期待——孩子作出改变,我们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坚信以感受为先的沟通,我们相信,关系是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