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命运多舛的朋友,刚刚大学毕业,父母就相继因病去世。
当年他在身心俱疲地接连忙完两场丧事之后,感慨了一句:“你一定想不到,一个人死后会留下那么多东西!”
这句话多少年后我仍记忆犹新,也导致我一直抱定不给后世留太多垃圾的想法,生活中总是追求物尽其用,不堆砌,少收藏。
很可能你曾经敝帚自珍的各种物件,操持后事的人却操碎了心,扔掉无数不说,判断到底哪些东西该留,哪些该扔,也要消耗大量心力。
试想一下,单是彻底收拾一个房间就足够令很多人头疼不已。而逝者身后留下的物品恐怕至少还要多上好几倍!假如那是个什么都不舍得扔,什么都要攒着的人,情形就更加可怕了。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人生清单》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人们在整理长辈遗物时,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竟然留下了这么多遗物’。尤其是像我们父母那一代,觉得扔掉任何东西‘都很浪费’的人则更甚。”
于是,在只想安静缅怀故人的同时,还要“手脚不停劳心劳力地进行整理”,真是“遭罪”。
她总结道:“我们死后,留下的遗物越少,整理遗物的人就能越轻松。”
虽然可以将物品在死后交由某人处理,但最好在有生之年自行决断。山下英子给出的建议是,只留下自己中意的及值得回忆的,放弃多余和没必要的,如通过拍照后处理掉、赠送、转卖及回收捐赠等方式。
想起爷爷临终时在病榻上说的最后一句话:“原来人死是这样啊……”
和日本老一辈人的忌讳一样,中国的老年人也大多数不愿触及死亡的话题,包括山下英子自己的父亲与公公。即使身患重病,也不肯接受自己会就此离世的事实,极力避免谈及身后之事。晚辈也不敢与其沟通。
然而人人终将一死,不如正视,早点准备。
比如你有没有想过,万一突然辞世,自己在手机和电脑中的各种信息,该交由谁去清除呢?谁会为你解除无法履行的合约?谁为你终止自动扣款协议?谁替你去银行销户?……
此种情况,可以考虑把你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网络账户、银行卡和信用卡卡号、社保公积金账户等等,以及相关密码和委托人、其它备注,甚至财产状况及分配,都列个清单出来,告知相关的人。
另外,你有没有想过,等到那一天来临,你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什么?或者不想见到什么样的墓志铭?
停下两分钟,认真思考一下……
如果你已经想好要在墓碑上写什么,那么不妨再问问自己:如何才能与这些文字相称?
如此一来,就会倒逼自己列出一个“人生清单”,记下“今后想做的事情”,重新审视曾经遗忘的梦想和人生愿望。
由此我又想起一部电影——《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癌症病人,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去世前,共同完成了想要实现的愿望。按理说,那位富可敌国的大富翁,以前想做什么不行呢?但只有当死神临近的时候,他才能深刻地觉察到真正的遗憾。
“想做的事情不要留到未来的某一天,而应该现在就加以尝试”,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假如可以预测,也会极为不幸。未来的幸福将会减半,痛苦将会加倍体验,活着将失去所有意义。所以,请把余生的时间尽力给予这些你真正想要完成的事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