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因为在教室里说脏话,爆粗口,所以我让她给家长打电话,告知家长在学校的所作所为。
后来我也和她家长打电话进行沟通,说了此事。家长说孩子在家从小都是不说话的。平时回到家也和家里人很少沟通,怎么会在学校和人对骂,爆粗口呢!
我告知她孩子在学校是比较活跃的,话比较多。家长反应小学老师也说她上课爱讲话。所以对于我这次打电话告知就有了心理准备。她也认为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一说就哭。家长也很苦恼,觉得孩子是个双面人。
电话里沟通毕竟有限,我约她今天下午四点半来学校一趟当面交谈一下,4.55放学,顺便接孩子回家。
她如约而至,可见家长还是比较守时的。小b妈 妈个人还是比较精致的,头发烫了卷,披散在肩上,大大的眼睛,特别漂亮。
她妈妈也比较健谈。谈了接到电话后家人的反应,每个人都不可思议,因为孩子在家就像个闷葫芦,什么话都不说,问她都是点点头代替回答。周五回到家就进了房间,关上门,至于在家干什么,没有人知道。也不知道她是在玩手机,还是在学习。反正就是一个人躲起来了。
听家长这么一说,看来这孩子和家人是有距离感的。
于是我问孩子和家人的关系如何。他们一家六口人,和奶奶一起居住,三个子女,小b最小。按着道理来说,最小的受到的偏爱最多,但是孩子,却觉得自己最不讨喜,不被爸妈喜爱。
小b在家也不会与哥哥,姐姐打架,争吵什么的。家长也经常会带姐姐去逛街的时候也会叫她一起,去买衣服,买零食。但是她的兴致却不高,有时候还不情愿。
听她妈妈介绍,小b的姐姐很活泼,经常上蹿下跳的,没个女孩样。和妈妈的关系比较好,什么话都说,都讲。因为住校,有时候还会主动给家长打电话讲自己周末想吃啥。家长就会大包小包地买回来。但是小b就是无欲无求,啥也不说,啥也不讲,而且一问还三不知。
从母亲的表述中,这一家人还是和谐的。但是我抓住了一个点问,家长是不是有说喜欢孩子安静乖巧一点。
家长说小b从小就安静,所以从小就被大人夸懂事,乖,有女孩子样。并且妈妈在骂姐姐时,也起希望姐姐有个女孩子样。
这或许就是问题的症结了,孩子也希望被表扬,也希望获得肯定,大人们喜欢懂事,乖巧的女孩子,那么她就表现出一副懂事,乖巧的模样。而且她在自己觉地强化自己的行为,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习惯了,她只做出了一副大人喜欢的样子,压制了性情,而且也不愿也不会与家里人沟通了。
等长大了,家人发现了她变成了闷葫芦,又希望她去表达,去沟通,她却做不到了。这个时候她受到了批评和指责相对就多了,因为家人总会说,你怎么不活泼,怎么不沟通。
这孩子不是不沟通,而是不愿与家里人沟通,因为她已经养成了喜欢,甚至形成了一个面具,不愿意打破在家里心中的形象。
但是孩子心中还有另外一个人,那是活泼,热情的自己,她把对家人的门关上以后,又打开了一个对同学热情的门,和同学们聊天,讲话,开心地嬉闹。
据她妈妈交代,小学老师也反应说她上课爱说话。所以到初中,老师再反应这个情况的时候,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而且这个孩子是妈妈说不得,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妈妈说一句,孩子就会掉眼泪。孩子在家相对听奶奶的话多一点。
我抓住这个信息,然后问孩子是不是奶奶带大的?
家长说是的,这个孩子从小跟奶奶一起睡,跟奶奶的关系比较亲厚一点。奶奶比较宠孩子,从小喂饭,到现在了还是回到家帮忙夹菜什么的,包括奶奶也总是埋怨妈妈偏心姐姐,不爱小b。
家长表示,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以偏爱一个而不喜欢另外一个呢?小b出现这种双面人的现象,与家庭环境是脱不开关系的。
放学铃响了,我顺便让小b过来一下。真的是她妈妈一开口,这孩子就瞬间落泪,而且一直没有停过。妈妈帮孩子擦眼泪的动作有些粗鲁。但是孩子来了之后什么话也不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小b来了后,我首先肯定了她在家的勤快,会洗碗,会拖地。可是还没有等我说完,妈妈就加了句现在变懒了。也就是这句话开始,小b开始掉眼泪,掉个没完。
看来家长在沟通方式上是需要改变的。
包括小b我给出的建议,假如真的不愿意说,那也可以采用字条留言的方式,要让家人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字条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家长表示会改变。孩子还是一声不吭。我们的第一次交谈就结束了。我下周要找小b谈谈。
如果孩子在家不吭声,在外面却很活跃,有以下几个原因。小b的情况是有那些呢,要等下周和他细致交谈后,或许能得出一定的结论吧。
一、家庭氛围与压力因素
(一)家庭中的紧张氛围
家庭中可能存在着各种紧张因素,如父母频繁争吵、对孩子的高期望带来的压力等。这些负面氛围会让孩子处于一种不安和焦虑的状态。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言语会引发更多的家庭矛盾,或者害怕因为表达了真实想法而受到父母的责备。
例如,父母总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争吵,孩子可能就不敢说出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真正困难,害怕成为父母矛盾的导火索。
(二)父母的权威形象
在家庭中,父母通常具有权威地位。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权威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迫感。他们可能觉得在父母面前说话需要小心翼翼,要符合父母的期望,否则就会被批评。长期以往,孩子会逐渐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在咨询室里,没有这种权威的压迫,孩子可以更自由地表达。
二、亲子关系问题
(一)沟通模式的局限
有些家庭的亲子沟通模式存在问题。父母可能习惯于单向地向孩子传递信息,如命令、教导,而缺乏真正的倾听。孩子在这种模式下,会觉得自己的声音不被重视,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二)情感连接的缺失
亲子之间可能存在情感连接的不足。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爱,他们就会对父母关闭心门。比如,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向父母倾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