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同龢,字用清,生于1868年。他自幼聪明,清光绪十九年中举人,被光绪帝“亲笔御点”为状元,是贵州1413年建省以来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
他留给后人的作品除了那部奠定他在中国近代行政法学史地位的《行政法》外,就是警示后人的《四足歌》。
《四足歌》不但体现了夏同龢思想中积极入世和淡然物外,知足常乐的精神境界,其字里行间折射出的高尚人生品德和对子女忠孝的要求,对生活的节俭,不仅在封建社会难能可贵,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结合这些元素,麻江县在夏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特别设置了“四足廊桥”,长廊的廊柱上挂有国内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把四足廊桥作为展示国学文化、廉政文化的文化长廊。在县城建设“同龢广场”,在纪念夏同龢的同时,宣传他的人生经历,思想认识。
夏同龢的四足歌内容是: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蔽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避寒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梁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它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豚掌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俊俏的,招是非;妖娆的,把命催。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慧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招祸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理,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