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de.js简介 原创者:文思
node.js:js版本的jvm
是一个基于Chrome JavaScript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 node.js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非常适合在分布式设备上运行数据密集型的实时应用。
node.js与java都是服务器语言,但是两者存在很大区别:
(1)node.js比Java更快 : node.js开发快,运行的效率也算比较高,但是如果项目大了就容易乱,而且javascript不是静态类型的语言,要到运行时才知道类型错误,java开发慢,但是如果项目大、复杂的话,用java就不容易乱,管理起来比node.js省
(2) node.js 前后端都采用Javascript
(3) node.js和Java EE——一种是解释语言,一种是编译语言
优点:
node真正的亮点在于建设高性能,高扩展性的互联网应用——因为它能够处理庞大的并且高吞吐量的并发连接,Node.js从来不是用于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而创建的。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大规模I/O的问题,项目需求中不包含CPU密集型操作,也不需要访问任何阻塞的资源,那么你就可以利用的node.js的优点:
RESTfulAPI
单线程:node.js可以在不新增额外线程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任务进行并发处理(node.js是单线程的)。它通过事件轮询(event loop)来实现并发操作,我们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尽可能的避免阻塞操作,取而代之,多使用非阻塞操作)
非阻塞IO:阻塞调用是指调用结果返回之前,当前线程会被挂起。调用线程只有在得到结果之后才会返回。非阻塞调用指在不能立刻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不会阻塞当前线程。
(你打电话问书店老板有没有《分布式系统》这本书,你如果是阻塞式调用,你会一直把自己“挂起”,直到得到这本书有没有的结果,如果是非阻塞式调用,你不管老板有没有告诉你,你自己先一边去玩了,当然你也要偶尔过几分钟check一下老板有没有返回结果)
事件驱动:所谓事件驱动,简单地说就是你点什么按钮(即产生什么事件),电脑执行什么操作(即调用什么函数)
传统的网络服务技术,是每个新增一个连接(请求)便生成一个新的线程,这个新的线程会占用系统内存,最终会占掉所有的可用内存。而node.js仅仅只运行在一个单线程中,使用非阻塞的异步I/O调用,所有连接都由该线程处理,在libuv的加分下,可以允许其支持数万并发连接(全部挂在该线程的事件循环中)
node.js的应用:
•2 基于nodeJS技术的前后端分离方案
对为何前后端分离的思考:
1 现有开发模式的适用场景?
2 前后端职责不清?
3 开发效率问题?
4 对前端发挥的局限?
5 更多...
在此之前,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传统的物理层面前后端分离
此架构是不是觉得很熟悉?1、所有用到的展现数据都是后端通过异步接口(AJAX/JSONP)的方式提供的,前端只管展现。WEB服务中,SPA(Single-page application)类占的比例很少。很多场景下还有同步/同步+异步混合的模式,SPA不能作为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
2、现阶段的SPA开发模式,接口通常是按照展现逻辑来提供的,有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后端会帮我们处理一些展现逻辑,这就意味着后端还是涉足了View层的工作,不是真正的前后端分离。
业务与职责层面的前后端分离
前端:负责View和Controller层。
后端:只负责Model层,业务处理/数据等。
非node.js中间层的架构方案(比如采用Backbone,EmberJS, KnockoutJS, Angular框架):
但是,世上就怕但是二字:
各层职责重叠:
Client-side Model是Server-side Model的加工
Client-side View跟Server-side是 不同层次的东西
Client-side的Controller跟Sever-side的Controller各搞各的
Client-side的Route但是Server-side可能没有
性能问题:
渲染,取值都在客户端进行,有性能的问题
在移动设备低速网路的体验奇差无比
重用问题:
模版无法重用,造成维护上的麻烦与不一致
逻辑无法重用,前端的校验后端仍须在做一次
路由无法重用,前端的路由在后端未必存在
跨终端问题:
业务太靠前,导致不同端重复实现
逻辑太靠前,造成维护上的不易
node.js在哪里,职责清晰的架構 + 前端范围的扩展 =重新定义前后端基于node.js中间层分离方案
nodeJS作为中间层开发方的优势:
前端可以更加专注于视图层,而让更多的数据逻辑放在Node层处理
转发数据,串接服务
路由设计,控制逻辑
渲染页面,体验优化
中间层带来的性能问题,
在异步ajax转成同步渲染过程中得到
平衡
更多的可能
node.js角色:中转和前端控制
node.js作为中间层开发方案职责划分:
钉是钉,卯是卯,清晰,层次分明有没有还有疑惑?1为什么要多加NodeJS这一层?2多加一层,性能怎么样?3多加一层,前端的工作量是不是增加了?4多加一层就多一层风险,怎么破?5 nodeJS什么都能做,为什么还要JAVA
1 (传统MVC的模式进行开发,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前端开发效率,也让后端不能专注于业务开发),解决方案是让前端能控制Controller层,但是如果在现有技术体系下很难做到,因为不可能让所有前端都学java,nodeJS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 分层就涉及每层之间的通讯,肯定会有一定的性能损耗。但是合理的分层能让职责清晰、也方便协作,会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分层带来的损失,一定能在其他方面的收益弥补回来
3 相对于只切页面/做demo,肯定是增加了一点,但是总体开发效率会提升很多
4 读者自己思考吧,不要忘了百度
5 JAVA的基础架构已经非常强大而且稳定,而且更适合做现在架构的事情
让我们来看看先行者是怎么做的,淘宝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方案(引用自百度淘宝):
�
最上端是服务端,就是我们常说的后端。后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接口的集合,
服务端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口供我们使用。因为有node层,也不用局限是什么形式的服务。对后端开发来说,他们只用关心业务代码的接口实现。
服务端下面是node应用。
node应用中有一层Model Proxy与服务端进行通讯。这一层主要目前是抹平我们对不同接口的调用方式,封装一些view层需要的Model。
node层还能直接轻松实现原来vmcommon,tms(淘宝内容管理系统)等需求。node层要使用什么框架由开发者自己决定。不过推荐使用express+xTemplate的组合,xTemplate能做到前后端公用。
怎么用node大家自己决定,但是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终于可以使用Node轻松实现我们想要的输出方式,比如::JSON/JSONP/RESTful/HTML/BigPipe/Comet/Socket/同步、异步。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完全根据你的场景决定。
浏览器层在我们这个架构中没有变化,也不希望因为引入node改变你以前在浏览器中开发的认知。引入node,只是把本该就前端控制的部分交由前端掌控。
场景举例,其中淘宝基于node的首页前后端分离优化:
需求:
静态资料展示,方便运营管理。更好的承载密集且庞大的流量
解决方案:
页面缓存与定时刷新,返回缓存资料。nodeJS产出静态页面到CDN,定时刷新
淘宝基于node的详情页前后端分离优化:
需求:
单日四亿PV,页面数据来自各个不同接口。为了不影响体验,先产生页面框架后。在发起多个异步请求取数据更新页面。这些多出来的请求带来的影响不小,尤其在无线端。
解决方案:
在nodeJS端使用Bigpiper技术,合并请求,降低负担,分批输出,不影响体验
接口性能优化:
拆分大接口为独立小接口,并发请求,串行=>并行,大幅缩短请求时间
部属优化:
一台NodeJS对多台JAVA服务器,合理的分配服务器带来最大的产出
页面渲染优化:
前后端共享模版,首屏服务器渲染,次屏浏览器渲染,局部刷新浏览器渲染
单页面应用优化:
前后端共享路由与模版。前端换页,浏览器端渲染。直接输入网址,服务器渲染
可靠性优化:
单元测试,页面测试,回归测试,持续集成
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思考点:
接口服务化
代码模块化
功能组件化
待续...
网友评论